這邊宋夫人就算抱怨,這個時候也奈何不得女兒,何況那女使也勸道:“我的夫人,我的十姑娘,咱們娘子日日服侍在皇大娘娘身邊也是好事。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奴婢僭越一句,我也是跟著您從咱們邢公府嫁過來的。雖說先頭的劉夫人(后漢永寧公主)才是大娘娘生母,但因為咱們老夫人賢德,大娘娘一直待您和其他姐妹不同。就是當今天子,不也是大娘娘養(yǎng)大!生親不如養(yǎng)親,就算娘子性子倔,什么都不肯求情,大娘娘看在眼里也會心疼,過段時間氣消了,自然會跟官家說的。你若這個時候再和娘子吵起來,可就適得其反了?!?
宋夫人深覺有理,只恨道:“長姐正位中宮,貴為太后,給我們都帶來榮耀,我也確實沒臉生她的氣。只是二姐從小就跟大姐別苗頭,竟然連帶著我也恨上了。她家那個小韓御史是沒少出力,她這圖的什么!”
那女使這就不能接話了,畢竟人家親姐妹,能是她一個奴品評的?
這邊開封府竇家的風(fēng)波一時半會是消停不了了。就連幾百里外的河北。明明已經(jīng)是寒冬臘月,朔風(fēng)陣陣。連老農(nóng)都要歇冬后服徭役了,但這消息跟飛一樣傳過來,不管是永國公主府還是定州府衙,傳的那叫一個繪聲繪色。
當然,永國公主府也只有外圍的兵勇傳遞這個消息,里頭是一個字兒,也不敢多說。
有地方官員前來稟告公主一些征發(fā)民夫的事宜,都見內(nèi)官女使莫不噤若寒蟬,別人倒也罷了,馮拯到底是跟公主有共患難交情的,他是個得罪過寇準的人,這兩天正在高興,但見此還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生怕惹怒這位長公主殿下。殿下,這里的女官他是萬萬不敢拉扯的。萬幸李光輔正好出來,他忙扯著人家道:“李典軍,殿下這里是怎么了?”
人家李光輔也奇怪,道:“殿下兼著節(jié)度使之責(zé),府中規(guī)矩一向嚴肅。知州不知道嗎?”想了一下,又跟他補充道:“還有,請馮知州不要稱呼在下為點軍了,在下已向公主殿下告假三個月,準備回京城參加這一次的科舉?!?
這下馮拯也不由好奇,道:“典……李郎君,你都已經(jīng)有正經(jīng)功名在身了,為何要去參加科舉?而且就算是參加也可以去別頭試嗎?”
這要專門告假回去參加科舉,那必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雖然說東華門唱名方是好男兒,但問題是李光輔已經(jīng)有進同進士出身了呀。
李光輔并不想多解釋,這是個人的理想,和別人眼中的前途好壞沒有關(guān)系。所以他主動轉(zhuǎn)移了話題道:“知州是不是覺得公主府內(nèi)過于嚴肅了,完全不允許談?wù)撏忾g的事情?雖然說殿下一向要求嚴。但這兩天他確實因為西北曹使君過世的事情心情不好,您有公事公辦就好,也別提別的?!?
馮拯得了他這一句提點,才進去拜見永國長公主。李光福嘆了一口氣,到底是不能透露太多。公主哪里是心情不好?前幾天,幾個內(nèi)患在那里胡說八道,被她撞了個正著,當即就派人賞了板子。還說“國家大將臥世,天子尚要輟巢哀悼。你們確定著。駙馬和宰相的私事議論個不停,還配在我府中做供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