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走后,村子里好像一下子就安靜了不少。
已經(jīng)臘月了,天冷的讓人不想離開被窩。
生產(chǎn)小組的院里,天天熱鬧非凡。
臨近年根,醬菜的大訂單趕完了,嫂子們手里的活計也沒停。
外頭天寒地凍的,誰家舍得多少柴火?
都揣著針線笸籮,湊到小組倉庫里來,圍著那燒得通紅的爐子,一邊縫過年的新襖子,一邊天南地北的嘮嗑,都吵吵著今年能過個肥年。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
村里殺了年豬。
王大媽子喝了口小酒暖身子,光著膀子,把磨得锃亮的殺豬刀往豬脖子上一抹,那三百多斤的大黑豬連哼都沒哼幾聲就見了紅。
院子里架著兩口大鍋,燒得滾燙,白色的水蒸氣摻雜著血腥味,在冷空氣里滾滾冒著。
嫂子們手腳麻利,燙豬毛、開膛破肚,一個個臉上凍得通紅,眼里卻都是喜悅。
往年分豬肉,都是按公分算,誰家能分上三五斤帶肥膘的后臀肉,都夠在炕頭樂得打滾了。
今年不一樣。
村長拿著個賬本,站在村里大院當(dāng)中,清了清嗓子。
“今年,咱們生產(chǎn)小組給全村的臉上爭了光,掙了票子!賺的錢我們又從供銷社買了幾頭豬,這豬肉,家家戶戶都有!不按工分,按人頭算!一人二斤!”
這話剛說完,全村的人都?xì)g呼起來。
“我的娘哎!一人二斤?我家那幾個半大小子,加上我們兩口子,那不是能分十斤肉?”
“村長!你這話說的保真不?可別是哄咱老婆子高興,回頭又變卦了!”一個大膽的嬸子扯著嗓子喊。
李滿山看著大伙兒那不敢信的樣子,心里頭美得冒泡。
他把手一揮,得意的拉長了調(diào):“不止!小組里正經(jīng)干活出力的,還有額外獎勵!”
他把賬本遞給秦書涵。
秦書涵站到一張板凳上,打開本子,清脆的聲音響起:
“王秀蘭同志,全年總工分第一,獎勵現(xiàn)金十塊錢!”
“張文翠同志,全年總工分第二,獎勵現(xiàn)金八塊錢!”
“錢少芬同志……”
一個個名字念下去,一筆筆嶄新的錢票子發(fā)到嫂子們手里。
她們拿著錢,手都在抖,眼圈一個比一個紅。
張嫂捏著那八塊錢,咧著嘴哭,又張著嘴笑,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膀上:“老娘我活了半輩子了,頭一回憑自個兒的本事掙著現(xiàn)錢了……真沒白活啊……”
院里的小孩們感受到大人的喜悅,都拍著手唱起了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到了大年三十,天擦黑,外頭就響起了鞭炮聲,炸得后山都有回音。
林家老宅堂屋里,炕燒得滾燙,窗戶上貼著林大寶他們剪得窗花,發(fā)黃的舊窗戶紙被屋里的熱氣濡濕了,變得有些半透明,能隱約看見外面雪花子正打著旋兒往下落。
過年都是在長輩家過的。
要提前過來準(zhǔn)備晚上的團(tuán)圓飯,一大清早,林滿倉和林滿囤就來自己爹娘家了。
劈柴、掃雪、挑水,老爺子屋里屋外,哥倆給拾掇得利利索索。
快到晌午,李秀英帶著菜過來。
一進(jìn)灶房,李秀英就把圍裙一系,接過了周老太手里的活。
老婆子知道二兒媳的手藝好,也不跟她爭,樂呵呵搬個小板凳坐在灶門口,一邊燒火,一邊跟她嘮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