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時間,怕是都足以讓晉陽軍把主城門樓以及兩側(cè)城墻一兩百米先加高一兩米了。
彼時攻城難度得比現(xiàn)在更難三四成。
雖然憤怒急迫,但這名拓跋鮮卑主將沒辦法阻止晉陽軍每日都多加高一些城墻。
他只能一方面派人催促步卒加快行軍速度,一方面讓騎兵下馬到山里面,先砍伐回來一批木材,只等步卒軍隊一到,立刻讓隨軍的工匠建造各種攻城器械,能多爭取早半天時間攻打雁門關(guān),便多爭取早半天時間。
拓跋鮮卑人為了重新奪回雁門關(guān),除了已經(jīng)在關(guān)外的一萬兩千左右騎兵,還派遣了一支兩萬人的步卒,其中有六千多漢兵。
同時比朔州、平城更遠的五原郡、朔方郡的兵馬也在調(diào)動,草原深處作戰(zhàn)的騎兵也在回歸。
拓跋鮮卑首領拓跋修準備集結(jié)不下八萬兵馬來重新奪回雁門關(guān)。
雁門關(guān)北城門外寬度有限,無法展開太大的攻勢,最多能同時一兩千人攻城,所以并不需要等八萬兵馬全部集結(jié)才攻城。
第一波兩萬步卒到達之后,就可以先開始攻城,先消耗雁門關(guān)的晉陽軍防守力量。
次日,未時一刻。
兩萬拓跋鮮卑步卒大軍剛抵達便立刻大張旗鼓的制作各種攻城器械,做攻打雁門關(guān)的準備。
雁門關(guān)城墻上,劉紹等晉陽軍眾將領冷眼旁觀,別說是三萬多兵馬了,就是十萬兵馬,他們守著雁門關(guān)也絲毫不擔心會守不住。
“不過,真與拓跋鮮卑人硬拼十天半個月,或許能殺敵一兩萬,但我軍也至少跟著付出一兩千傷亡,完全沒有必要,能直接讓拓跋鮮卑人一天時間就知難而退最好!”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