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倉庫總共可以裝上千噸物資,而九個批發(fā)商,需要開車到鄉(xiāng)下收貨裝貨,再開到市郊區(qū)倉庫卸貨。
每輛大卡車每天只能來卸一車,便是每天只有三百六十噸左右,常建新并不準(zhǔn)備每天都花精力給劉紹送一次。
另外,晉陽城軍民不可能頓頓都全部吃土豆紅薯。
吃第一頓的時候,他們個個都吃得很香,吃第二頓的時候也很好,但連吃到第三頓的時候,就有人開始膩歪了,而且手腳似乎也沒有吃大米、面餅有力。
土豆、紅薯雖然是最便宜的糧食,但想要身體健康,終究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頓紅薯,土豆如果能搭配雞蛋、肉類,倒是可以頓頓吃一些。
第二次送物資來的時候,常建新便沒有再全部都送土豆、紅薯。
而是搭配了一定比例的大米、面粉、玉米粒,另外還有許多雞蛋、冰凍豬肉、雞肉、鴨肉。
同時,趁著吹北風(fēng)之前,常建新還送過去一批現(xiàn)代漁網(wǎng),讓劉紹派出一部分晉陽軍將士,自己到晉陽附近的汾河抓魚。
一床漁網(wǎng),但凡他們自己能抓到一百斤魚就值了。
而劉紹那個時代,抓魚手段不多,尤其是對深水區(qū)的魚沒辦法,但現(xiàn)代漁網(wǎng)卻可以幫助他們抓到汾河深水區(qū)的魚。
短短幾天時間,劉紹派出去的晉陽軍將士,就抓到了幾萬斤魚,自己解決了一些肉類消耗。
總之,不管怎么搭配伙食,常建新和劉紹都嚴(yán)格把每個人平均每天消耗,控制在兩塊錢上下。
比如這天如果吃土豆、紅薯、玉米一類便宜的糧食比較多,就可以額外有一個雞蛋,或者少許肉腥。
如果吃大米、面餅一類貴的糧食比較多,則就減少如雞蛋、肉一類的消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