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人看著他真買了青銅牛,心里都很納悶。
不明白他買個銅牛干啥?
沈浩沒有搭理周圍人奇怪的眼神,而是準備把這青銅牛帶去國營文物商店賣了!
在九十年代,國營文物商店是民間古董文物交易的主要渠道。
每一個國營文物商店都設有專門的收購部,收到珍貴的古董會直接送到博物館,一般的則當作商品售賣給外賓。
恰好縣城就有一個國營文物商店,沈浩準備去趟縣里。
沈浩抱著青銅牛,在集市口的土路上踮著腳張望,日頭還沒完全落下去,可趕集的人都快走光了,只剩幾個挑著空筐的老農(nóng)慢悠悠往集市外走。
他要趕緊進城把銅牛賣掉,晚了文物商店該關門了。
眼看著一輛拖拉機“突突突”地開過去,沈浩剛想追,就聽見身后有人喊道:“小伙子!進城不?摩的!快得很!”
沈浩回頭一看,一個穿灰布夾克的師傅正騎著輛“嘉陵”摩托車停在老槐樹下,車把上掛著個軍綠色帆布包,包角都磨白了。
師傅摘下墨鏡,笑著道:“到縣城百貨大樓,十塊錢!比拖拉機快半小時,還不顛!”
沈浩聞,走過去。
“師傅,我不去百貨大樓,我要去國營文物商店,我剛在集市買了點東西,身上沒剩多少錢了,能不能便宜點?”
師傅把摩托車撐穩(wěn),彎腰看了一眼他懷里的青銅牛,又直起身,拍了拍車座。
“文物商店???跟百貨大樓順道,拐個彎就到,我看你是個實誠人,我就給你便宜兩塊,你給我八塊,不能再講價了!這一路全是土疙瘩路,我這摩托車顛得屁股疼,油錢都得三塊多呢!”
沈浩一聽這話,點了點頭。
隨后,他側(cè)著身子坐上后座,把青銅牛緊緊抱在懷里。
“師傅,您路上慢點開啊,我這家伙是瓷玩意兒,怕顛碎了!”
他故意說青銅牛是瓷的,這年頭人心隔肚皮,萬一師傅知道是老古董,再起了別的心思就麻煩了。
師傅“哎”了一聲,一擰油門,摩托車“轟隆隆”地響起來,卷起一陣塵土。
剛出集市那截路還好,過了村口的石橋,路就開始坑坑洼洼,車座子顛得沈浩屁股發(fā)麻。
他只能把青銅牛往懷里又摟緊了點,嘴湊到師傅耳邊喊道:“師傅!前面那段爛路您再慢點兒!我這瓷玩意兒要是碎了,我這趟就白跑了!”
師傅聽見了,果然松了點油門,還回頭喊道:“放心!我拉了四年摩的了,啥易碎的沒拉過?上次拉個老太太去縣城送雞蛋,一籃子雞蛋一個都沒破!你就把心放肚子里!”
一路上風刮得臉疼,沈浩瞇著眼,心里在琢磨文物商店的行情。
按照九十年代的文物價,這青銅牛品相好,牛肚子底下還藏著款識,說不定能賣幾百塊錢,就怕店里的老板太挑剔,故意壓價。
摩托車跑了快一個小時,終于到縣城了。
進了城,路就平了不少。
師傅把車騎到路邊,指著斜對面一棟灰磚樓:“看見沒?那就是國營文物商店,門臉掛著‘國營’的木牌子,紅漆寫的,錯不了!”
沈浩下了車,掏出口袋里的八塊錢遞過去,問了句:“師傅,您知道這文物商店收老銅器不?”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