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滋簡直冤枉死,道:“姐姐,娘娘不肯聽我說,你也要直接跟我定罪嗎?我心里絕沒有對邦媛有半分疑心。她的全部權利,我都沒有制約的意思。也許是朝廷商議要往河北派走馬承受,我都沒有同意?!?
徐太妃見多了帝王,心里有一桿秤,故而道:“可官家也沒有厲聲斥責這些人,若是以前,你早就這樣做了,正是因為你態(tài)度有所變化,后宮才敢有人進讒。李氏也才敢在皇后面前不安分。乃至于皇長子敢對他的嫡祖母這樣不敬!你至今沒有處罰的意見,難道大娘娘就不寒心嗎?”
親生母子,說話往往能直中要害,趙滋也沒有辦法再說下去了,因為就如生母說的那樣。他的確現(xiàn)在還什么都沒有做,但是疑心容易生暗鬼。若非如此。太后怎會下如此重手呢?
又過一日,趙滋在早朝上宣布,“昭媛宋氏無德,以至于皇長子夏王頂撞太后,立即廢為庶人,發(fā)往西京。夏王忤逆,不孝祖母。朕實難與他再續(xù)父子之情,過繼宗室。令大宗正府養(yǎng)育教導?!?
這個處罰不可謂不嚴厲。不待別人,丁謂就道:“啟奏官家,就算是普通人家,小孩子跟祖母頂嘴,也不過是父親打一頓跪幾日祠堂的小事。夏王還小,陛下怎么能因童子的一句胡話就絕了父子之恩呢?”
寇準這個問題上還非常嫉惡如仇,反駁他道:“丁御史覺得,忤逆祖母,辱罵尊親乃是小事,那豈不是天下都要倒反天罡,君臣父子全部亂了秩序?官以孝治國,當以天下養(yǎng)太后,豈能容子女辱罵母親,臣倒是覺得陛下先前對夏王教育不夠,才會導致這樣的惡果,如今意識到了,能夠改正才是善莫大焉?!?
沒錯,這件事情說大可大,說小可小,但架不住寇準為人自矜,在朝中樹敵頗多,禮部趙昌就道:“相公對人也未免太過嚴厲了。夏王只有6歲。生母不教,理應處罰,但是這處罰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重了?”
趙滋煩了,道:“各位卿家,誰家中沒有老母?誰又容得下這樣辱罵老母的兒子,反正朕容不下。不要說他還小了,朕這么大的時候都已經知道維護母親了,他卻為了一罪人頂撞自己的至親長輩。再想想六姐兒八歲那年就為了保護母后而殺人。朕心里當真慚愧,如何能容這豎子,保全他的宗籍,就是盡了最后一絲父子情分了?!?
有人不免想起來,現(xiàn)在的代王第一次進入人們視線,就是一刀砍了王繼恩。
其實,代王性格雖霸道,但對于孝道的維護,也值得他們夸贊一聲。
什么?你說夏王這同樣維護母親,那能一樣嗎?處罰他母親的可是嫡祖母。
趙滋更是接著道:“既然說到這里,朕也正告各位,遼國最近蠢欲動?大王在河北關鍵至極,以后再說什么防微杜漸的話。朕就要是誰來挑撥我們手足之情,更甚者乃是有分裂國家南北之心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