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包拯剛睡醒,門口就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王朝在門口神色緊張道“包大人,您快醒醒,包大人,您快醒醒!”
包拯從床上坐起,“王朝,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
“包大人,縣衙門口不知為何跪滿了百姓??!怎么喊他們都不起來,他們說一定要見包大人!”
包拯一聽,百姓跪在門口,要是有何意外,那還得了!
立馬下床,拿了一件外衣,跟著王朝來到縣衙門口。
只見黑壓壓一片,老幼婦孺皆是兩眼望著包拯!
一個領(lǐng)頭的老年人舉著萬民血書來到包拯面前跪下,聲淚俱下“冤枉啊,包大人!冤枉??!”
其余百姓也是跟著喊道“大人,冤枉啊!”
“鄉(xiāng)親們,您們有何冤屈給本官說?本官替您們做主,不要跪著了,先起來吧!”
包拯見無一人起身,也是為難,看著面前老者,“老先生,您們有何冤屈?”
“稟包大人,我縣縣丞大人愛民如子,卻被縣令大人下了大獄,他是冤枉的??!”
“老先生,縣丞一事,本官也有所耳聞,私開官倉此乃是死罪啊,究其原因概況如何,煩請老先生細細道來!”
“包大人,我五谷縣日前大水,不知為何疏水無用,大水反灌進城,造成莊稼良田皆被泥沙覆蓋而毀了,家中食住所用之物如數(shù)被沖走,大水久而不散,每日都有人受難而終,都有家庭人亡哭泣,大家食不果腹,就在這危急之時,縣丞大人布施恩澤,如久旱甘霖,開官倉,救我等五谷縣民于危難之中,如不是縣丞大人,我五谷縣又要添了多少新墳??!我等感念縣丞恩情,知縣丞大人入獄,寫下這萬人血書,但請包大人曉我等民愿,縣丞大人不能死?。】h丞大人是為民為國的好官,他不能死啊!”
包拯聽之也為之動容“老先生,鄉(xiāng)親們,您們先起來吧,本官奉旨徹查縣令,至于縣丞大人之事,不在本官職權(quán)之內(nèi),本官也奈之不得??!”
鄉(xiāng)親們聽后,一個個嗚咽哭泣起來,沒有起身的動向,顯然是不放縣丞,就跪死在這縣衙之外!
老年人抹了一下眼淚“包大人!我五谷縣先是大宋領(lǐng)地,然大宋不以人待之,之后是周王領(lǐng)地,視我等這些人為草芥,再者是大梁領(lǐng)地,我五谷百姓,感念天恩,梁主將我等捧于手心上,為我等百姓建房建瓦,眼看著要過上好日子,然這大水無情,沖了我等黃粱大夢,我等也無怨,大水自會退去,到時重建即可,怎料大水遲遲不退,我們這些人里,多少孤兒寡母,如不受縣丞大恩,他不過孩提,她還在襁褓之中,可能都要盡歸山林啊!縣丞大人因救我五谷縣民,今自身難保,他若有罪,我五谷縣民何德何能立于世間?。 ?
其他鄉(xiāng)民,哭的更大聲了!
民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真正為百姓著想的,他們都能看得見,都能知道!
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看這場面,也是感動的稀里嘩啦,偷偷地擦著眼淚。
包拯看著五谷縣民,五味雜陳,現(xiàn)今縣丞大人生死未知,這該如何是好?
“老先生,鄉(xiāng)親們,縣丞大人之行感天動地,本官也是深為折服,您們?yōu)榭h丞大人寫下的萬民書,本官決定,會呈給皇上,并向皇上親自稟明此事,乞求皇上法外開恩!清明之好官雖不能留名世間,但也不能枉死于世間!”
五谷縣民看到了希望,全部拜服叩地“多謝包大人,多謝包大人!”
包拯讓衙役們將百姓扶起,并讓他們回去等候消息即可!
百姓們一個個輪番感謝包拯后,自行離去了。
到了中午,那一群團伙之中終于有人崩潰的砸著大門大喊:
“我要見包大人!我要見包大人!我有事要說,我有事要說!”
其他人見他要招供,紛紛把他拉在人堆里按住他,不讓他叫喊,還用拳頭招呼著,直往他的臉上來。
正在休息的獄卒被這里的動靜吵醒,快速分開幾人,連夜將他帶過去給包拯審理。
包拯由于沒睡好覺,吃過午飯后倒頭就睡,“砰砰砰”連續(xù)的敲門聲將正在夢里的包拯驚醒,
“包大人!包大人!”
包拯睡眼朦朧,坐起身來,
“外面何人敲門,所為何事?”
“稟告大人,我是牢頭,獄里剛剛有人說要招供!我也不敢耽擱,就把他帶過來了!”
“好了,我知道了!先帶到大堂去候著,我一會就到!”
包拯穿好衣服之后,來到大堂,見堂下跪著一人,鼻青臉腫,披頭散發(fā),眼神呆滯,充斥著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