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愚魯,確未算出此等惡果!”眾人齊齊拱手,認下算學不精的罪過。
“哼!”
朱元璋仍不罷休,又瞪眼環(huán)視眾人道:“連這筆賬都算不明白,你們難道就沒學過算學嗎?在座的都是國朝大員,平日里常要統(tǒng)籌財稅賬目,可你們連這區(qū)區(qū)一筆歲祿的賬都算不明白,日后還如何為官理政,度量財稅?”
朝臣們一聽,全傻眼了,平日里的確要統(tǒng)籌賬目,可那些都是一加一減,很是簡單,哪像今日這歲祿那么麻煩?
“哼,你們這般算術不精,竟還有臉反對咱納算學入國子學?你們是想咱大明的朝臣們,都和你們一樣,連這基本的小賬都算不明白?”
朱元璋接著喝罵,終將話題又拉回到算學一事上。
直到現(xiàn)在,朝臣們才明白過來,敢情朱天子剛剛是故意挖坑??!但到了這會兒,誰還敢反駁他的話?
“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平日里仁義道德,可真到算賬時,卻都兩眼一摸黑,咱要你們是來干實事的,不是讓你們來給咱背四書五經(jīng)的?”
“開口閉口孔孟之道,必稱圣人祖訓……哼,咱倒從未聽說,孔圣人反對學習算學!”
“君子六藝中,算學也是其中一道,怎沒聽孔圣人反對君子六藝?。俊?
朱元璋占了理,又豈會饒人,他一口氣從區(qū)區(qū)小賬說到君子六藝,又一路說到孔圣人跟前,嘴里說的是大道理,罵的全是眼前這一幫子朝臣。
可朝臣們剛剛才算漏了賬,這會兒哪還有臉反駁。
這一場唾罵,對朝臣們來說,算是劈頭蓋臉,而他朱元璋卻罵得暢快淋漓,盡興不已。
眼看朝臣們垂首耷耳,朱元璋別提有多痛快。
好個陸羽,你這一招當真管用!
“現(xiàn)在諸位再來說說,你們還要反對算學入國子學嗎?”眼看眾人啞口無,朱元璋再度逼問。
朝臣們哪里還敢吱聲,紛紛耷下腦袋,作緘口沉默狀。
“哼!”
朱元璋猶不解氣,重重冷哼一聲,才拂袖拍板:“既是如此,那將算學一科納入國子學之事,不容再議!”
……
現(xiàn)學了陸羽的算術題,狠狠地治了治那一群酸儒,朱元璋別提有多痛快,但這份痛快,只維持了片刻。
當散朝后,回到武英殿中,朱元璋的臉上又布滿愁云,究其原因,還是朝臣們的態(tài)度。
這些儒家官員,在反對算學入國子學一事上,竟然驚人的團結一致,著實叫朱元璋心驚。
今日之事,他朱元璋尚能彈壓下來,那日后呢?
便說他朱元璋威赫震天,能壓制住這些儒生,可待他死后呢?朱標能否有這份威儀,能否鎮(zhèn)住那群儒生?
朱元璋一直不愿意重開科舉,就是因為這科舉之道考上來的官員,都會不約而同地站在儒家的大旗下結黨營私,而這,便是帝王最忌憚的局面。
“不行,得想辦法削弱儒家的影響力!”
思來想去,朱元璋終是一拍桌子,做下決斷。
可剛定下目標,他又陷入迷茫。
該怎么做,才能削弱儒家呢?
朝堂里的官員,天下的讀書人,學的都是孔孟之道,讀的都是四書五經(jīng),眼下局面,但凡與書本學問有關,都逃不過一個儒字。
這般局面,如何能改變?
除非他把桌子掀了,放棄儒生,放棄科舉取仕,放棄那些儒家官員,但這顯然不可取,且不論貿(mào)然禁儒會惹惱天下讀書人,光是他大明朝堂,就缺不了那些儒家官員。
心煩意亂之下,朱元璋決定再去找陸羽,畢竟,那臭小子總有些奇談怪論,能叫他朱天子靈光一閃、思路大開。
然而,這次到小院前,再沒有那朗朗誦讀聲,也沒聞到刺鼻的蒜味。
小院安靜無比,就連孩子們嬉戲打鬧的動靜都沒有,莫非這小子不在家?
朱元璋懷疑著走上前,見院門虛掩,索性推門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