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么多人的邀請,陳大山選哪家,都會辜負了其他幾家人的心意。
“大伙兒的心意我領(lǐng)了!”他朗聲說道:“不過我跟我媳婦兒也是頭回一起過年,雖然就倆人,也還是想單獨說說話!”
“這樣吧,咱們中午還是各回各家,跟家人吃團圓飯!”
“晚上都到我這兒來,咱們再來個大團圓,一起熱熱鬧鬧地守歲!”
聽他說得在理,眾人紛紛附和!
李擁軍當即一拍胸脯:“成,咱家備了不少菜,到時候端過來一起吃!”
秀英嬸子親熱地拉著趙慧蘭的手:“大山媳婦兒,嬸子做了酸菜燉肉,回頭端過來你嘗嘗!”
李二柱眼珠子一轉(zhuǎn),興奮不已地朝著眾人大喊:“誰家有鞭炮也得帶來,大山哥家有收音機報時,一到十二點,咱們就一起放!”
“哈哈,那陣仗,想想就過癮!”
這小子都十七歲了,卻還跟個孩子似的!
別人都在想著晚上吃啥,而他卻是直接就憧憬起了鞭炮齊鳴的熱鬧景象!
說是中午和晚上,實際上大伙兒今天也就只準備吃兩頓飯!
圍著陳大山一番商議,定下章程之后,他們便各自回了家。
上午十點多,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便零星地出現(xiàn)在了村子各個角落,宣布著這些人家已經(jīng)開始吃團圓飯了!
聽到鞭炮聲和小孩子的嬉鬧聲從各處響起,看著自家的凄涼景象……
那些跟著李立冬和李衛(wèi)平做魔芋買賣栽了跟頭,大過年的連頓好的都吃不上的村民們,對陳大山的怨恨頓時就再次浮上了心頭。
他們雖然不敢去他家鬧事,卻還是故意在他家附近晃悠。
沒過一會兒,正在廚房準備午飯的陳大山和趙慧蘭,便聽到了從門外公路上傳來的,刻意提高了聲調(diào)的議論聲。
“喲,他家都那么有錢了,這大過年的咋連鞭都沒放一串兒啊?”
“人家可是會過日子的,知道就只有兩個人一條狗過年,放再多鞭炮也熱鬧不起來,還浪費那個錢干啥?”
“這人吶,還是得對得起自個良心才行,黑心爛肺沒人搭理,再有錢也得冷冷清清過年!”
“可不是嘛,他娘昨兒還在這兒鬧呢,這會兒不躲屋里抹眼淚就不錯了……”
“裝得倒是有模有樣,又是掛燈籠又是貼春聯(lián)!”
“可惜呀,就算是把這破屋子鑲了金,也還是寒酸得跟寡婦門似的哦!”
砰……
陳大山猛地打開大門,驚飛了墻根下啄食的麻雀。
那幾個長舌婦見到他出來,立刻轉(zhuǎn)身就走,裝出了一副從這兒路過的模樣。
陳大山不屑地嗤笑了一聲,劃燃火柴點燃手上的“開門紅”,用力丟向了遠處。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雖然響起,卻還是沒堵住那些人的嘴。
“呵呵,聽到咱們說他家沒放鞭炮,立馬就放上了,感情他還是要點臉的啊!”
“死要面子又有啥用?放上一掛鞭炮,就能炸出幾個人來陪他們過年了?”
“親娘都容不下他,還裝啥大尾巴狼?搞得好像誰沒聽見盧招娣昨兒在他家哭天搶地似的!”
眼見陳大山和趙慧蘭這個年,真的是過的“凄凄慘慘”,這些人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哪怕所謂的團年飯就只是些土豆紅薯,稍微好過點的才有一碗玉米糊糊,他們依然是吃得格外香甜。
按照山里的習俗,得初一才能出門拜年!
過年當天一般都是不會去別人家串門的。
而今天,那些村民吃完飯以后,卻是迫不及待地聚集到了一起,興奮地編排著陳大山家的“笑話”,倒還真有了那么幾分過年的喜慶。
而此刻,陳大山和趙慧蘭兩人,也-->>已經(jīng)吃上了團年飯!
雖然就只有兩個人,卻也還是做了足足八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