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長孫無忌厲聲呵斥,“到了此刻還敢提新政邀功!陛下,吳王如此冥頑不靈,分明是無視君父、藐視朝綱!老臣懇請陛下乾綱獨斷,即刻下旨命吳王就封離京,以正視聽!”
隨著長孫無忌的話音落下,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李德全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在李世民耳邊低聲稟報了幾句,聲音雖小,卻讓皇帝的手指猛地頓住。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皇帝的最終裁決。長孫無忌臉上露出勝券在握的笑容,李恪則緊緊攥著拳頭,指節(jié)泛白到幾乎失去血色。
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種難以喻的疲憊:“此事容后再議。”
短短五個字,卻讓滿朝文武都愣住了。長孫無忌臉上的笑容僵住,眼中閃過一絲錯愕;李恪也抬起頭,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光芒。
“退朝?!崩钍烂裾酒鹕?,龍袍下擺掃過龍椅,留下一片陰影。他沒有再看任何人,徑直走向后殿,寬大的袍袖在空氣中劃出一道決絕的弧線,留下滿殿錯愕的官員和依舊跪在地上的李恪。
長孫無忌望著皇帝離去的背影,手指緊緊攥著朝笏,指節(jié)泛白。他明明占盡優(yōu)勢,為何陛下會是這個反應(yīng)?難道李德全帶來的消息出了什么紕漏?
李恪跪在冰冷的金磚上,心中五味雜陳。父皇沒有準奏讓他離京,卻也沒有為他辯白,這“容后再議”四個字,究竟意味著什么?他知道,這場朝堂交鋒還未結(jié)束,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
殿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卻驅(qū)不散太極殿內(nèi)那濃重的陰霾。李恪望著空蕩蕩的龍椅,悄悄握緊了藏在袖中的那半塊沾著桐油的木栓碎片——這是他唯一的希望,也是反擊的利刃。
早朝散去的官員們?nèi)齼蓛傻刈h論著離開,經(jīng)過李恪身邊時,有人投來同情的目光,有人則面露譏諷。長孫無忌走過他身邊時,刻意放緩了腳步,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低語:“吳王殿下,好自為之。這京城,不是誰都能待的。”
李恪沒有抬頭,只是將拳頭握得更緊了。他知道,自己必須在父皇“容后再議”的這段時間里,找到足以顛覆全局的證據(jù),否則,離京就封只是時間問題。
太極殿后的暖閣里,李世民望著窗外的梧桐樹,眉頭緊鎖。李德全捧著一份密報躬身侍立,上面赫然是東宮工匠與那批劣質(zhì)松木的交易記錄。皇帝的指尖在密報上輕輕滑動,眼中閃過掙扎與憤怒。他終究還是不愿相信,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會做出這等陰私之事。
“繼續(xù)查。”李世民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查清楚所有參與之人,一個都不能漏?!?
“奴才遵旨?!崩畹氯⌒囊硪淼赝肆顺鋈ィ瑢⒖臻g留給這位在親情與國法間掙扎的帝王。
長安城的風穿過宮殿的飛檐,帶著初夏的燥熱,卻吹不散籠罩在太極殿上空的層層迷霧。李恪的命運,大唐的未來,都在這沉默的權(quán)衡中,悄然等待著最終的裁決。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