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蘇軒臉上的笑容第一次出現(xiàn)了裂痕,他以為自己聽錯了,“模擬信號不轉(zhuǎn)換成數(shù)字脈沖序列,怎么進行編碼傳輸?你……”
“直接采樣?!?
明昭打斷他,語氣平淡得像在說“吃飯了”,
“原始信號,高速采樣,量化編碼。跳過模擬前端?!?
“高速采樣?!”
蘇軒的聲音拔高了幾分,帶著難以置信,“你知道高速采樣對時鐘頻率和采樣保持電路的要求有多高嗎?以所里現(xiàn)有的器件……”
他的目光掃過實驗臺上那些簡陋的自制工具和拆下來的廢舊零件,意思不而喻,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時鐘源,用這個改?!?
明昭隨手拿起一塊從廢棄軍用電臺里拆下來的、布滿灰塵的石英晶體振蕩器模塊,丟在桌上。
“頻率穩(wěn)定性夠。采樣保持電路,”
她指了指旁邊一個用真空管和電容電感自己焊接的、丑陋的小盒子,“自己做?!?
蘇軒看著那塊灰撲撲的振蕩器和那個丑陋的“盒子”,瞳孔地震!
用這種垃圾級別的原始振蕩器做高速采樣的時鐘源?自己用真空管搭采樣保持?
這已經(jīng)不是大膽了,這完全是……瘋狂!
他幾乎可以預見那恐怖的噪聲和失真!
“明昭同志,”
蘇軒深吸一口氣,試圖保持冷靜和風度。
“理論上的可能性是一回事,工程實現(xiàn)是另一回事!這樣的方案,誤碼率會高到根本無法使用!三個月,根本不可能做出能用的原型機!”
他的語氣帶著海歸精英固有的嚴謹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優(yōu)越感。
明昭終于抬起頭,看了他一眼。
那眼神平靜無波,卻讓蘇軒莫名感到一種被俯視的錯覺。
“你的問題,是基于現(xiàn)有地球科技樹的認知局限?!?
明昭的聲音毫無起伏,像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方案可行。誤碼率,可控?!?
她不再解釋,拿起熱好的焊槍,開始在一塊新的覆銅板上焊接元件,動作穩(wěn)定精準,帶著一種冰冷的機械美感。
什么地球,地球科技怎么了?
難道你不是地球的?
蘇軒被那句“地球科技樹”噎得說不出話,看著明昭那全然篤定、仿佛在組裝一件普通玩具的姿態(tài),一股強烈的挫敗感和更濃烈的好奇心交織著涌上來。
他不再說話,只是抱著手臂,靠在桌邊,緊緊盯著明昭的每一個動作,試圖從她的操作中找到一絲破綻,或者……奇跡。
時間在焊槍的滋滋聲和示波器綠光的閃爍中流逝。
下午時分,李衛(wèi)國耷拉著腦袋,抱著一個沉重的木箱子磨磨蹭蹭地挪進實驗室。
箱子“哐當”一聲放在地上,激起一片灰塵。
“喏……你要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