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對這位福建來的林副主任自然是非常周到,其實也就是帶著他到處看看情況。
縣政府招待所的會客室里,茶香裊裊。
蘇寧將一本手訂的冊子雙手遞給林副主任:“林主任,這是我的初步構(gòu)想,請領(lǐng)導指正?!?
林副主任接過冊子,封面上工整地寫著《西北特色美食產(chǎn)業(yè)化扶貧方案》。
翻開第一頁,是一幅精心繪制的美食地圖……
牛肉面、羊肉泡饃、油潑面、馓子、油香、羊肉小炒、蕎面……
每種小吃旁邊還標注了產(chǎn)地和特色。
“有意思?!绷指敝魅瓮屏送蒲坨R,繼續(xù)往后翻。
越看,他的眉頭揚得越高……
成本核算、門店設計、培訓計劃、利潤分配機制,甚至還有加盟店的設想和規(guī)劃……
這哪是什么初步構(gòu)想,分明是一份成熟的商業(yè)計劃書。
而且是由西海固和寧夏政府牽頭的項目,還要聯(lián)合民間資本一起加入的連鎖品牌,做好了絕對是風靡全國的熱門創(chuàng)業(yè)項目。
“蘇主任,你以前學過商業(yè)管理?”林副主任忍不住問。
蘇寧搖搖頭:“我父親年輕時做過供銷社采購,所以多少耳濡目染了一些。另外主要是我妻子幫忙做的財務測算,她是會計?!?
林副主任這才注意到坐在角落默默記錄的水花。
這個安靜秀氣的年輕女子,竟有如此縝密的思維?
“能具體說說你的‘一店帶一戶’模式嗎?”林副主任來了興趣。
蘇寧眼睛一亮,從公文包里取出一個小木盒:“領(lǐng)導,咱們邊嘗邊說。”
木盒一打開,濃郁的香氣立刻彌漫整個房間。
里面整齊排列著幾種西北特色面點,金黃油亮,造型各異。
“這是……”林副主任的呼吸突然急促起來,手指微微發(fā)抖地指向其中一種螺旋狀油炸食品。
“油香馓子,我們這兒的傳統(tǒng)小吃?!碧K寧解釋道,“用上等面粉加雞蛋清……”
林副主任已經(jīng)拿起一塊放入口中。
酥脆的聲響中,他的表情突然凝固,眼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紅。
“就是這個味道……”林副主任喃喃自語,聲音哽咽,“二十年了……一點沒變……”
水花敏銳地注意到這位領(lǐng)導的反常,悄悄遞上一塊手帕。
林副主任道了聲謝,摘下眼鏡擦了擦眼角。
“抱歉,失態(tài)了?!彼綇土艘幌虑榫w,“七五年我在西吉插隊時,房東大娘常做這個給我吃。后來回福建,再也沒找到同樣的味道?!?
蘇寧和水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喜。
沒想到一道普通小吃,竟成了打開局面的鑰匙。
“領(lǐng)導,這就是我想做的?!碧K寧趁熱打鐵,“西北有很多這樣的傳統(tǒng)美食,但因為交通閉塞、缺乏推廣,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如果能把這些美食標準化、品牌化,在福建開設連鎖門店……”
“既解決就業(yè),又傳播文化,還能帶動原料種植?!绷指敝魅谓舆^話頭,越說越興奮,“好一個‘一店帶一戶’!每家門店雇傭一名西北務工人員,同時采購其家庭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形成閉環(huán)!”
水花輕聲補充:“而且還可以作為夫妻店經(jīng)營,我們算過了,一家十平米的小店,前期投入約五千元,半年內(nèi)就能回本?!?
林副主任拍案叫絕:“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漁’!蘇主任,你們夫妻倆可真是……”
“領(lǐng)導過譽了!這個計劃的成功離不開福建領(lǐng)導的支持?!?
“放心!一定會的。”
林副主任對這個項目的認可讓會議氣氛徹底改變。
而林副主任確實沒想到剛來西海固就有了這么大驚喜,接下來他的工作絕對是非常的順利。
三人一直談到深夜,水花默默續(xù)了八次茶。
當招待所的服務員來催時,林副主任才意猶未盡地收住話頭。
“蘇主任,就這么定了!”林副主任握著蘇寧的手,“第一批試點放在廈門和泉州,我?guī)鍌€老師傅過來學藝,你這邊選拔十名青年去福建培訓。資金問題我來解決!”
……
回程的車上,水花靠在蘇寧肩頭,疲憊卻滿足:“寧哥,真能成嗎?”
“一定能?!碧K寧望著窗外的星空,“林主任說了,福建人的性格最愛嘗鮮。咱們的油香馓子,準能打開市場?!?
水花突然想起什么:“對了,得先說服村里的嬸子們把配方拿出來。馬奶奶的馓子可是一絕,但她從沒外傳過……”
第二天一早,水花就挨家挨戶拜訪村里的巧婦們。
起初,聽說要把祖?zhèn)魇炙嚒百u錢”,老輩人紛紛搖頭。
七十歲的回族馬奶奶甚至把水花趕出了門:“丫頭片子!祖宗的東西能隨便外傳嗎?”
水花不氣餒,第二天帶著自己做的馓子又去了。
她恭敬地請馬奶奶品嘗指點,一連跑了五趟,終于打動了老人。
“罷了罷了,”馬奶奶嘆氣道,“我兒子在礦上砸斷了腿,家里快揭不開鍋了。要是這手藝真能換錢……唉!”
周末的村部前所未有地熱鬧。
馬奶奶帶著幾個老姐妹現(xiàn)場演示馓子、油香等傳統(tǒng)小吃的制作過程,水花和幾個識字的小姑娘負責記錄。
蘇寧則架起了從縣文化館借來的攝像機,說要“保存珍貴影像資料”。
“和面要三揉三醒……”
“油溫六成熱下鍋……”
“撒芝麻的時機很重要……”
老人們一絲不茍地傳授著祖輩傳下來的訣竅,年輕人們認真記錄。
空氣中彌漫著面粉和胡麻油的香氣,歡聲笑語不斷。
正當活動進行到高潮時,院門被猛地推開。
馬喊水卻是帶著幾個村干部闖了進來,臉色陰沉。
“胡鬧!”馬喊水一聲怒吼,“祖?zhèn)鞯氖炙嚲瓦@么賣給外人?你們對得起祖宗嗎?”
熱鬧的場面瞬間凍結(jié)。
馬奶奶的手一抖,正在成型的馓子掉在了地上。
“馬叔,您誤會了?!碧K寧上前解釋,“我們不是賣配方,是合作開發(fā)。每家貢獻配方的,都能享有未來門店的分紅……”
“哼!少來這套!”馬喊水冷笑,“誰不知道你蘇家打的什么算盤?把大家的配方騙到手,轉(zhuǎn)頭就自己開廠賺錢!”
人群中開始騷動,幾個已經(jīng)簽了同意書的婦女不安地交頭接耳。
一旁的水花見狀,立刻拿出準備好的合約:“各位嬸子,合約上白紙黑字寫著,配方永遠歸貢獻者所有,我們只享有使用權(quán)。每家每年保底分紅不少于五百元!”
五百元!這在1991年的西海固,相當于一個壯勞力半年的收入。
婦女們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此時的蘇寧同樣是滿臉微笑的看向大家解釋說道,“還有,這個項目是由西海固縣政府牽頭和投資建立的,雖然確實有一些民間資本,但絕對是一個政府性的扶貧致富項目,等到這個項目做起來了,大家也可以進行承包和加盟,到時候大家也可以去各地開設店鋪,夫妻店和家庭店并不是遙遠的夢想?!?
“我簽!”馬奶奶第一個站出來,“我家三個孫子等著吃飯呢!”
有人帶頭,其他人紛紛跟上。
馬喊水自然是被晾在一邊,臉色鐵青。
他沒想到,自己一向在村里說一不二,今天卻被一群婦女給無視了。
“反了天了!”馬喊水甩手就走,“我看你們怎么跟祖宗交代!”
這場風波過后,籌備工作進展神速。
林副主任從福建派來的餐飲團隊很快到位,開始在縣職中培訓選拔出來的十名青年。
這些年輕人多數(shù)是貧困戶子女,第一次聽說自己做的馓子能賣到海邊去,既興奮又忐忑。
“手腕要這樣轉(zhuǎn)……”
“福建人喜歡甜口,可以適當調(diào)整糖量……”
“包裝設計要突出‘西北原生態(tài)’概念……”
培訓教室里熱火朝天,蘇寧和水花每天忙到深夜。
既要協(xié)調(diào)各方需求,又要安撫那些沒被選上的家庭的失落情緒。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那個李大有,他到處造謠說蘇寧“把村里年輕人騙去福建當苦力”。
“別管他?!瘪R得福出人意料地站出來為蘇寧說話,“等第一批人寄錢回來,謠不攻自破?!?
……
出發(fā)前一天,十名青年和他們的家人都被請到縣里,參加踐行宴。
林副主任特意從福建趕來,帶來了合作協(xié)議和預付金。
當每個家庭代表在合約上按下手印,接過兩百元預付金時,不少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娃,到了福建好好干!”
“記得常寫信回來……”
“學成手藝,回來開分店!”
叮囑聲、哭泣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
水花忙著給每個人分發(fā)她親手縫制的“應急包”……
里面裝著常用藥、針線包和一張寫有緊急聯(lián)系方式的紙條,甚至還有老家地里的黃土。
第二天清晨,縣汽車站人頭攢動。
十名青年胸戴大紅花,背著統(tǒng)一發(fā)放的行囊,在親人的目送下登上開往銀川的大巴。
從那里,他們將轉(zhuǎn)乘火車前往廈門。
馬奶奶拉著孫子的手老淚縱橫:“狗娃,奶奶教你的馓子手法記住了沒?到了福建,可別給咱西北人丟臉!”
年輕的狗娃用力點頭:“奶,你放心!等我賺了錢,接你去廈門看海!”
這句話引得周圍人又哭又笑。
蘇寧站在一旁,悄悄握住了水花的手:“等忙過這陣子,我們也去福建看看?聽說鼓浪嶼的日落特別美。”
水花紅著臉點頭,眼中閃爍著憧憬的淚光。
大巴緩緩啟動,載著十顆忐忑又充滿希望的心,駛向遠方。
車窗外,送行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有人揮舞手臂,有人掩面哭泣,更多的,是踮著腳尖,想要多看親人一眼。
蘇寧望著漸行漸遠的汽車,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話:“人這一生,總要為別人做點什么?!?
此刻,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這句話的分量。
水花輕輕靠在他肩上:“寧哥,咱們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