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生民之氣
沈鳳書不理解,佛門這些人爭來爭去,怎么就打主意打到一塵頭上了?
小和尚可一直是老實巴交不爭不搶的,佛法都沒修什么強悍的,而是當時最弱的大明咒,最大的機緣也就是沈鳳書送的《心經(jīng)》,這要也算根源的話,也得算到沈鳳書的頭上,怎么就找到一塵了呢?
匡志遠背靠天下第一書院的璇璣書院,知道一些佛門高層的隱秘事宜并不稀奇,而且消息大概率為真,他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擺沈鳳書一道。
既然知道了一塵有事,沈鳳書也沒二話,和匡志遠分別,直奔一塵所在的伽藍寺。雖然說了會波及到一塵,但只是有這個趨勢,還沒有真正的落在一塵身上,所以倒是不用那么著急,按照正常的速度趕路就是,路上還可以處理很多事情。
匡志遠送過來的小天地畫卷沈鳳書沒有浪費,有煉化法門,短短幾天之內(nèi)就輕松煉化。
當然,也不能說是完全煉化,只是如同干城秘境一樣,擁有了控制權(quán),但卻沒有讓稱心天地去吞噬。
內(nèi)中的那些靈植,沈鳳書一股腦的給了姜老頭,老頭非常歡喜,轉(zhuǎn)手又在浴缸里多洗了幾次澡。
這個小天地是專門培育靈植的,可以算是一個藥園,和姜老頭的培育場有異曲同工之妙,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饒,更兼具幅員遼闊,萬里方圓,比沈鳳書和姜老頭兩人的小天地都大上太多。
一般人拿到這個藥園小天地,哪怕不和自己原有的小天地融合,起碼也會留著做一個藥園之類的。但對沈鳳書來說,這個功能相當雞肋。
且不說稱心天地有絕品靈脈本就十分肥沃,單說這個地域,就顯得有點太大了。
萬里方圓看似不顯眼,可沈鳳書知道,姜老頭活了那么長的歲月,想要將他的培育場擴大輕而易舉,有無數(shù)次的機會能壯大培育場,但姜老頭卻始終保持著千里方圓,寧可多收靈植,也沒有借機擴大,甚至連一株靈植都沒有催生出靈智,這顯然不是沒道理的。
聽人勸,吃飽飯,沈鳳書本來就是一個善于接納意見的人,何況他還親自感受到了散財天地間的好處,該怎么做,還需要多說嗎?
小天地的框架留下,核心控制樞紐大概百丈方圓的區(qū)域留下,其他的,沈鳳書和干城秘境一樣,散財出去。
這片土地實在太肥沃了,正好填補到那些荒涼的地方,相信用不了太久,散落在各處的區(qū)域就會郁郁蔥蔥,很快變成一個生靈樂土。這不比自己一個人霸占著強?
書院的小天地一般都用畫卷,可能是這個最方便也最適合吧。而這個全新的小天地框架,和稱心天地最開始的框架同根同源,融合起來最是方便,輕而易舉,連一點排斥都沒有。
盡管現(xiàn)在稱心天地多融合一個小天地的框架,并不能給稱心天地帶來什么質(zhì)的變化,但總歸還是能帶來一些穩(wěn)固程度上的提升,特別是毫無阻礙的同根同源框架,至少能讓稱心天地的空間穩(wěn)固程度提升百分之十。
如果算上百丈方圓的控制樞紐核心的話,那么這個數(shù)字將會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以現(xiàn)在稱心天地的穩(wěn)固程度,提升之后將不亞于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小天地,光是互相碰撞都能把對方撞碎。
干城秘境同樣是書院一系的秘境,瓊林宮殿和茅屋輕松的和這片藥園的控制樞紐融合,在書院一系因為《探花四句》《大學之道》的感悟源源不絕的投入到瓊林宮殿群中,再加上人皇紫氣和蒼生印的加持,瓊林宮殿群已經(jīng)變成了一片可以和釋海昌留下的佛國核心分庭抗禮的一處書院區(qū)域。
這是讓沈鳳書很尷尬的一種狀況,明明他是道門的,但稱心天地里核心部分卻是佛門和書院的力量占優(yōu),顯得有點失衡了。
繼續(xù)這樣下去,稱心天地的氣息恐怕都會被影響,進而讓沈鳳書的控制力度下降,畢竟沈鳳書修行的特點是什么氣息都有,而不是偏重一種或者兩種,這樣的失衡,甚至會影響到沈鳳書的根本修為。
所以,不用等別人來設(shè)計逼迫,用不了太久,沈鳳書也得要找個時間,主動的寫點道門的經(jīng)典來收獲一波,否則會影響到自己的修行。
小天地帶來的好處是有心理準備的,可生民之書帶來的好處卻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沈鳳書凡間藏書可比璇璣書院要多上太多了,以前卻沒想過把這些書籍單獨的取出來,還是靠著匡志遠這邊的提醒才意識到,太不應(yīng)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