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府來人了。
侯夫人,也就是青凌的大伯母馬氏,與她長媳陸氏一起來的。
來時,帶了她親手做的艾草糕,和其他一些禮品。
“……你嫂嫂前天去踏青,親手采摘的艾草,一根一根摘下來的,都嫩著呢。我想著你喜歡吃艾草糕,我們昨天做了一下午,今天就給你送來了?!?
“這是芝麻拌了油渣的……這個是桃花餅,餅皮是糯米和山藥蒸透做的,里面是紅豆沙,拌了棗泥,程序可復(fù)雜了。你嫂嫂手巧,總能做出好看的樣式?;仡^給國公府送去一些?!?
馬氏說話時,抬起脖子四周看一圈,回頭又說:“你廚藝一般,當(dāng)初在府里的時候,叫你好好學(xué),你不肯。這廚藝啊,和繡活兒一樣,都是女人要仔細(xì)學(xué)的……”
馬氏一口氣說了很多,又說糕點難做,又貶低青凌,就跟她還在侯府的時候一樣。
青凌面色淡漠,瞧著碟子里擺放漂亮的糕點。
她并不喜歡吃青艾糕,喜歡的是艾草粑粑,做成樹葉的模樣,里面包裹香豆干和臘肉剁成的餡兒,用柿子葉包起來,冷卻后就可以隨身攜帶。
放在炭火上烤一下,表皮焦香混合著清香,滋味獨特。
但對盛京吃慣了精細(xì)食物的貴人們來說,那些是粗食。
姚青凌還在國公府時,馬氏常找借口去看望她。
大長公主不曾阻攔。
馬氏是個勢利眼,愛占便宜的人,來國公府幾次,一次是為二兒子娶媳婦。有國公府撐臺面,次子娶了義成伯爵府的三女兒。
馬氏第二次來國公府,是為長子謀前途,從九品官升到六品官。
再之后,她還為她本家的侄女謀了一門好親事。
再再之后,展行卓為周芷寧搬出國公府,她就不怎么“探親”了。
逢年過節(jié),姚青凌歸寧,大伯母便明著說她沒用,栓不住男人的心,竟然叫男人被別的女人牽著鼻子走,自己的前途都保不住。
姚青凌還記得上一次回侯府,大伯母生氣地罵她:“忠勇侯府靠不上你!”
“大伯母,今兒怎么想來新府?”姚青凌打斷馬氏的喋喋不休。
馬氏見她冷冷淡淡的,嘴角抽了抽,她也不太高興。
但國公府突然派了個嬤嬤去府里,說姚青凌病了,叫她們來探望。
馬氏聽到了外界的一些傳,明白嬤嬤的意思。她這次來,是要敲打姚青凌,別因為爭風(fēng)吃醋,讓男人厭棄了。
馬氏收起關(guān)心之態(tài),端坐著身子,一本正經(jīng)地說教起來。
“青凌,你也知道,你父親去世十年了。忠勇侯府的風(fēng)光早就不再,幸而咱們姚家有祖宗庇佑,你嫁入國公府,讓忠勇侯府還能叫人高看一眼,不至于叫人忘記了?!?
“但這些也就是表面風(fēng)光罷了。二爺跟國公府鬧別扭,你這個妻子不幫助他,叫他歸位,還與他鬧起來了?!?
“拿他的玉佩去典當(dāng),叫人笑話他養(yǎng)不起妻子;為了個丫鬟,居然還鬧去了官府。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妻子能干出這么不要臉面的事情來?人家說家丑不可外揚,你是怕別人不知道家丑?”
“德陽大長公主沒有生你的氣,是她這個婆母好,包容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還有臉擺架子……”
馬氏一口氣又說了許多,沒有一句是好聽的。
她說累了,喝一口陸氏遞過去的茶,潤了喉嚨,看一眼低眉順眼的陸氏,拉著長媳當(dāng)正面例子:“你看你嫂嫂,她多溫柔乖巧。伺候婆母,伺候夫君,沒有一點兒不好。你大哥又娶了一個小妾,她們幾人相安無事,為姚家開枝散葉?!?
“我看你也該為二爺找個妾,他有更多的事兒做,就顧不上那個義妹了。”
桃葉聽了想翻白眼。
全是為她自己考慮的,沒有一點是為小姐著想的,也不問問她受到的委屈。
她們只是把小姐當(dāng)作能用到的一件東西,靠著她,從國公府拿到更多的好處。
那青艾糕、桃花餅,桃葉一眼就認(rèn)出來,那是詠春齋的點心,一般般,跟裕隆齋的比差遠(yuǎn)了。
還有她送來的那些禮品,每件都普普通通;可她拿走的回禮,卻是要貴幾倍的,不好的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