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做到了九卿之一,照樣會怕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是皇帝心腹,成立目的就是為了監(jiān)督官員的不法行為,錦衣衛(wèi)上門肯定沒好事。
名聲不好,權(quán)力卻夠大。
“你這小子,不想當文官慢慢熬,進了錦衣衛(wèi)就不需要熬了?”
俞三的表情很是奇異。
“姨父您是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再往上一步就是錦衣衛(wèi)指揮使,小侄若進了錦衣衛(wèi),您肯定會提拔小侄,我爹卻不是吏部尚書,做文官他幫不了我太多。”
俞三能把走后門升遷一事說的如此輕松,駱大人直接笑出了聲。
俞三寬肩細腰,身形高大,天生就像武官。
又有如此的厚臉皮,做錦衣衛(wèi)倒也合適。
錦衣衛(wèi)的升遷的確和文官不同,不需要三年一考核慢慢熬資歷,錦衣衛(wèi)的升遷靠立功。
立功怎么立?
全看上面的長官給不給機會唄。
駱大人笑完了沒有再直接拒絕,他也很認真告訴俞三:
“你把你爹叫來,老子讓你進錦衣衛(wèi)!”
……
程卿一壺酒把俞三淋醒了。
俞三是徹底覺醒了。
一個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槍的人,要不是被家里壓著讀書,又恰巧在南儀書院碰到了程卿這樣的競爭對手,俞三不可能年紀輕輕考上舉人。
可考中舉人之后,再叫他往上考,俞三的動力連崔彥都比不上。
果然在會試中俞三就落了榜。
程卿還以為自己把俞三給鄙視“醒了”,俞三追出來,就是向她道謝。
卻怎么也想不到俞三的覺醒是下決心棄文從武,要改走武官路子,還要進入臭名昭著的錦衣衛(wèi)!
程珪也沒想到。
程珪為好友高興,與程卿分別后回到家中才知道母親和祖母她們上京了。
不過祖母朱老夫人的情況不太好,一到京城就吐血昏迷。
一問才知道,朱老夫人是自己氣著了自己,到了京城就要去長安左門看黃榜,看完黃榜又接受不了程卿六元及第的事實。
程珪不解:“祖母還盯著程卿做什么,我們早已分家!”
這里是京城,姓程的自己先斗起來,別人更好各個擊破,哪里有窩里斗的道理。
程珪不僅疑惑,還頗為失落。
是自己不夠優(yōu)秀,讓祖母失望了嗎?
二甲第七名,已經(jīng)是很好的殿試成績了,算上一甲前三名,他正好排全國第十。
也就是說三年一場的大比,整個大魏只有九個人比他厲害!
但這與程卿的六元及第相比仍然是不夠的,所以祖母才失望……
鐘氏瞧著兒子黯然的表情,后槽牙都差點咬碎。
——真是個死老婆子,竟害得珪哥如此傷心!
若不是怕婆母死了后丈夫和兒子要一起丁憂,鐘氏根本不想救朱老夫人。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