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您看,卿哥這是高興傻了不成?”
李氏笑了笑。
程慧和蓉娘同歲,看到程慧,她總難免想到蓉娘。
蓉娘雖然不能說一門好親,程慧能,李氏也會有幾分慰藉。
程卿呆若木雞,李氏又說了一遍:
“你沒聽錯,我說的就是董家,詩畫雙絕的董勁秋。董勁秋有才華,也有傲氣,董家也不太在乎別的,就怕娶進門的媳婦董勁秋不中意,必要給董勁秋說個‘門當戶對’的好親,你若不中舉,這媒我還不敢?!闹氵@孩子鄉(xiāng)試這樣爭氣!”
李氏說著就笑。
可不就是太爭氣了么,把董勁秋都比了下去,董家再沒有挑剔大娘子的道理。
董家要的‘門當戶對’,不是金銀滿屋,不是高官厚祿,而是家風清正好讀書!董家能把董勁秋培養(yǎng)成詩畫雙絕的才子,正該是這樣的喜好。
小娘子不能參加科考,無從檢校才學。
但家里的弟弟能中舉人,這家的姐姐不至于大字不識。
讀過書的小娘子好呀,不是無知的婦人,出現(xiàn)攪家精的可能性就小。
李氏覺得程慧太符合董家挑選媳婦的標準了。
她說的當然是現(xiàn)在的程慧,而非剛回南儀時的程慧。
只會哭的姑娘,李氏自己都瞧不上,如何敢為其保媒嫁入董家?
現(xiàn)在的大娘子不一樣了,會理家事,能管理田莊,嫁到董家去,將來是要做宗婦的,董勁秋可是嫡長孫!
李氏自覺這門親事一點毛病都沒有,五老爺也贊同。
只有程卿一個人傻眼。
所以她把董勁秋的‘解元’搶了,卻要把大姐賠給董勁秋?
這生意到底是賠還是賺程卿一時也算不明白,她接觸過董勁秋,對董勁秋印象很好,就說解元之爭,董勁秋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然而,董勁秋是紀皓的好友??!程卿覺得這親事很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看她表情有異,李氏奇道:
“讓董勁秋做你姐夫,你莫非還不滿意?”
董勁秋都還不夠好,還要給程慧找個什么模樣的?
詩畫雙絕的才子,又是年方十九的少年舉人,這都還不滿意的話,李氏只能懷疑程卿是要故意挑剔了。
可據(jù)李氏的了解,程卿絕不是那種壞心肝的人,程慧嫁的好,對程卿同樣是助力,卿哥兒到底哪里不滿意。
李氏靈光一閃,“你可是看董勁秋人物風流,擔心他婚后會……卿哥,你家原是在外地,你不了解董勁秋,他有詩才,是個畫癡,學問又好,并不是個貪念美色的,這點我可打聽過?!?
納不納妾,完全可以等雙方相看后再提嘛,最傻就是連面都還沒見就把男方嚇跑了。
董勁秋若見了程慧后極為喜歡,不用程家強調(diào),他自己都不會納妾好不好!
李氏覺得程氏的規(guī)矩就不錯,男子年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反倒是程卿家那個不管什么情況都“不納妾不許找通房”的要求,太過苛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