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隊沿著依稀可辨的古商道疾行,直抵赤石山(火焰山)。
看著赤褐色,光禿禿,一點積雪都沒有的赤石山,曹化淳一臉錯愕的身邊向導問道:“此是何處?竟……竟是如此怪異?”
“回公公,此乃赤石山,夏天的時候就是一個火爐,就算是這個時節(jié),也很少降雪。”
向導是當?shù)啬撩?,并不知道大明有一本話本提到過這里,但曹化淳卻是看過《西游釋厄傳》的,聞脫口而出道:“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向導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就是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曹化淳在知道此地就是火焰山后,心中也是登時升起了興趣,但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只得將心里的那絲興趣壓下去,繞過山巒,繼續(xù)向南。
待馬隊行至一處河谷之時,曹化淳抬頭看向遠處,只見那里,赫然矗立著一座新筑的土木軍堡。
堡墻以黃土夯就,夾雜著蘆葦稈加固,高約兩丈有余,上有垛口,設有箭樓。
堡雖不大,卻卡在咽喉要道,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堡墻之上,隱約可見持槍巡哨的兵卒身影,一面紅色的明字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曹化淳勒住馬韁,瞇眼打量此地形勢,不由贊道:“好個所在!此地是何名稱?”
身旁向導忙上前答話:“回公公,當?shù)厝朔Q此地為喀刺巴爾葛遜,漢人商旅多呼之為達坂城,乃是北疆通往吐魯番盆地的咽喉鎖鑰。”
“喀刺巴爾葛遜……達坂城……”
曹化淳喃喃重復了一遍,眼中精光一閃:“好地方!”
他也算是略通兵事,自是一眼就看出了這里的重要性。
穿過達坂城,道路逐漸向下,開始進入吐魯番盆地邊緣。
離的老遠,向導就對曹化淳介紹道:“公公,前面不遠就是崖兒城。”
“此城依山而建,與天然崖壁融為一體,城墻也經(jīng)過重新加固修葺,遠非達坂城那邊的軍堡可比?!?
“穿過崖兒城后,繼續(xù)向南,再行二十里,便是吐魯番城。”
曹化淳微微頷首,策馬向前。
相比達坂城的純粹軍事堡壘性質,這崖兒城更像是一座軍民兩用的要塞。
城郭完備,且有修補擴建的痕跡,顯然是曹文詔等人下了大力氣經(jīng)營的第二道防線,作為吐魯番城的北方屏障。
過了崖兒城,視野逐漸開闊。
雖值冬季,但相比北邊戈壁,此地氣候稍暖,水源也顯得豐富些。
放眼望去,果然如曹化淳所聽聞,這里的牧民聚集程度明顯高于委魯姆周邊。
往往走不了幾里路,便能看見幾頂乃至十幾頂蒙古包聚集在一起。
旁邊用干枯的灌木,或土坯圍成簡陋的羊圈,成群的牛羊在枯草地上尋覓著草根。
一些牧民看到這支龐大的明軍馬隊經(jīng)過,有的站在帳篷前好奇張望,有的則迅速躲入帳中。
曹化淳將這一切看在眼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