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不是不注重修行,實在是修行并不是簡單的練功提升靈力的事情。如果只是這么簡單的話,那天下人只要有靈根,豈不就可以扶搖直上?但事實上,真正能夠修到金丹期的高手,也不過鳳毛麟角。
鞏固現(xiàn)有的境界是每一個剛剛進階的人都必然會做的事情。這個鞏固的過程,少則三年五載,多則十年八年,十分正常。
越是基礎(chǔ)鞏固的扎實,以后越發(fā)的有機會突破,厚積薄發(fā)就是這個道理。那些看似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的突破幾個小層次的人,修行的越快,以后的麻煩就越大。
重生的楊晨,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過程的重要。旁人一種靈力筑基尚且如此的謹慎,他現(xiàn)在陰陽五行訣十種靈力筑基,更是慎之又慎,輕易不敢貪功冒進。
在自己的家里享受著寧靜的生活,還能享受著閱讀的快樂,楊晨這一段日子簡直有點樂不思蜀。
雜書之所以是雜書,就是因為記載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無關(guān)修行,但對于開闊眼界增加見識來說,卻是最好的補充。
一杯用千年參花泡出來的香茗,躺在舒適的臥榻之上,閉著眼睛,神識閱讀著玉簡上記錄的內(nèi)容,這般生活,神仙也不外如是。何況楊晨很清楚的知道,神仙也不是經(jīng)常有這樣悠閑的生活的。
一篇一篇的看過來,有一些用處的,楊晨就稍微用心一點記下來。沒有用處的楊晨也只當是消遣看過就忘。修行到了三清訣的第三重,楊晨的記憶力已經(jīng)變態(tài)的讓人無法相信。
青云宗給的這些東西,因為是萬倩準備的,找的會部都是青云宗藏書當中的糟粕。楊晨想要一些游記見聞之類的東西,萬倩哪里會讓楊晨這個揭破她陰謀的人如愿,找的全部都是一些白話話本傳聞之流的,就算想要增長見聞,這上面的東西也不合適。
多數(shù)的話本充其量就是一些人異想天開的玩意,給人提供休閑放松用的根本就和實際的修行完全無法搭上邊。萬倩原本沒有安好心,卻不知道楊晨對這些反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在楊晨的眼中,修行中很多的東西,尤其是煉丹煉器陣法方面,最后都歸結(jié)為想象力的突破。當你想象到了有些東西,才有可能做到,如果連想都不敢想,那才是連一點希望都沒有的。
這些東西,正合楊晨的意思,每一篇楊晨都看的很仔細。除了上述的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楊晨現(xiàn)在大陰陽五行訣當中缺少的一篇《辛金真訣》,據(jù)說就是從青云宗的一本話本中得到的。
這是前世的記憶,具體是那本話本楊晨不記得,但是卻知道,就是青云宗的某個弟子閑著沒事翻話本的時候,從其中的一段描述當中發(fā)現(xiàn)的。
話本類似小說,這里面有不少話本都是描述修士的,有些是某些煉氣期的小修士升級無望寫的有些則是某些高手在游歷人間修身養(yǎng)性的時候?qū)懙?,但大家都幾本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盡量的在真實的基礎(chǔ)上想象,但卻從來不會涉及到真正的修行的功法之類的東西。
可是偏偏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青云宗不知道從哪里得到的一本話本中,偏偏在大量的想象文字當中,夾雜了一小段話本主角修行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