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禮部把慕容恪封賞的格調(diào)給定了下來。“慕容恪身死許國,應該追封為戶部尚書?!?
中國政治官場在明宋之前,還是講究君子政治,不算黑帳,不波臟水。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只要不算太劣跡斑斑的大臣,都會按照定例,晉升一級,享受高一規(guī)格的葬禮。慕容恪是戶部侍郎,這是正三品的官職,如果晉升一級,就是二品。二品官員享受國公喪葬標準。在整個封建社會,墳墓等級分明,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墳頭越高。如果把慕容恪以戶部侍郎的標準喪葬,他只可以保留七十方墓地,墓高十四尺(約為三米二九)可是如果以戶尚書恩賜喪葬,慕容恪就可以建八十方步的墓地,墓高十六尺(三米七六)。
冉明隨即同意,對于慕容恪的謚號,冉明也沒有小氣,非常大放給他上了一個文康。文代表有經(jīng)緯天地之才,慕容恪雖然才能不俗,說經(jīng)緯天地也有些過了??祫t代表“安樂撫民”,這點還勉強湊合。
就在慕容恪病亡之后,喪葬期間,慕容垂也丁憂,辭去了禁衛(wèi)軍第五步兵師少將師長的職務,白身在家。就在慕容恪順利安葬之后,慕容垂開始遣散慕容家族的隱藏勢力,如死士、細作還有暗中資助的幾支馬匪和草原部落。
已經(jīng)抵達到長安的王猛,得知慕容垂的舉動后,不由得暗道可惜。
王猛善相面,雖然他不以此為業(yè),不過他在看人方面也極為準。在他看到慕容垂的時候,發(fā)現(xiàn)慕容垂和慕容恪雖為兄弟,性格卻天差地別,慕容垂羈傲不遜,而慕容恪卻謙遜。王猛看出慕容垂早有不臣之心,也在歷史上一樣,王猛給慕容垂挖了一個坑,等著慕容垂跳下去。然而隨著慕容恪病亡,慕容垂幡然醒悟,懸崖勒馬,讓王猛感覺一拳打在棉花上,郁悶得要吐血。
雖然王猛感覺可惜,也沒有太過在意。平定慕容垂之亂,對于王猛而,只是錦上添花,有沒有,都不會影響他的戰(zhàn)略計劃。當然,無論冉明和王猛,他們都認為魏國已經(jīng)渡過了最危險的時刻,此時魏國不是一兩次叛亂就可以撼動得了。
在歷史上,唐朝對外戰(zhàn)爭也不是百戰(zhàn)百勝,被人家吊打的時候也有,特別是吐蕃,在大倫噶爾欽陵率領下,整整壓著了二三十年。大非川一戰(zhàn),噶爾欽陵大敗薛仁貴,唐朝十余萬大全軍覆沒,薛仁貴因此被貶。青海湖之戰(zhàn),噶爾欽陵大敗李敬玄與劉審禮,唐朝又是十余萬大軍潰敗,副帥劉審禮還做了俘虜??墒潜M管大敗特敗,仍不改唐朝天可汗的威名。因為那個時候,唐朝積攢了足夠強的實力和底蘊。死亡十數(shù)萬軍隊,隨時可以再拉起來數(shù)十萬軍隊。
目前,魏國的也是如此。全民尚武好戰(zhàn),只要是熱血男兒,最喜聞戰(zhàn)鼓聲響。哪怕是尋常捉拿一些悍匪或盜賊,周邊百姓聞訊就會拿著武器,配合官府合圍。
特別是位于漠南建立的府兵,區(qū)區(qū)一府府兵,都分布在方圓數(shù)百里的龐大區(qū)域內(nèi),這點兵力別說是相較較弱的府兵,就是正規(guī)軍也無法做到完全防御??墒窃诙鄶?shù)時候,一個府斥候小隊就敢追著數(shù)千胡騎跑。這當然不是因為這些府兵都是超人,因為胡人都清楚。魏國府兵雖然人少,戰(zhàn)斗力也不算太強,可是只要攻擊他們,就被視為挑釁魏國,魏國軍隊就會如同蝗蟲過境一樣,鋪天蓋地的橫掃過去。這種報復手段,誰也不敢招惹魏國。
民強則強,民富則國富,國昌盛則民族昌盛,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更加強。
冉明的飲食非常簡單,冉明并沒有酒癮,需要的時候可以喝點,并非那種無酒無菜不足以下飯的那種。一碗羊骨頭湯,葷素冷熱四道小菜,別說堂堂帝國皇帝,就是富裕人家這樣的飯菜也有點寒酸。冉明吃得津津有味,卻讓皇后謝道韞微微不高興。
謝道韞看著已經(jīng)放過微冷,冉明卻沒有嘗一口的人參燕窩湯.。心中嘆了口氣。
冉明道:“皇后,你怎么了?飯菜不對口味?”
謝道韞道:“陛下,從前國庫空虛,您需要節(jié)儉,那也沒有什么。可是現(xiàn)在,我大魏國富民強,何差您這一噸飯食呢?”
冉明道:“不是朕吃不起山珍海味,也不是朕要做秀,只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個習慣是要不得的。朕作為一國之主,標榜天下,朕的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天下效仿,若是皇宮之中,只有朕一人,朕尚可自制。然而朕的皇子們,就沒有那個高的自制力了。從小嬌生慣養(yǎng)、尤其是長于婦人之手的貴族子弟,十有九廢。朕可不希望將來有一天,這個國家和朕的家族,毀在朕自己生養(yǎng)的敗家子手上!”
說到這里,謝道韞非常贊許的點點頭,道:“其實有一件事,陛下應該考慮了!”
“何事?”冉明不解的問道。
“靜文的婚事?。 敝x道韞道:“如今她已是二九大姑娘了,陛下也不怕她將來嫁不出去?”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靜文雖非朕的親生女兒,但也視為已出?!比矫鞯溃骸办o文的婚事,皇后可作主,朕只有一個要求,朕不計較對方是什么家世,什么背景,有一點,必須是靜文喜歡的。”
謝道韞道:“靜文如果喜歡上了一個庶民,陛下也同意?”
冉明道:“別說是庶民,就是一個乞丐,如果他們兩情相悅,朕也絕不阻撓!不光是靜文、昐兒、昀兒的婚事,也是同樣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