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陳露露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對這個年輕人的印象更加深刻。
采訪順利結(jié)束,兩人互相道謝后,孫祺將他們送到公司門口。
回到楊帆的辦公室,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楊帆聽后也十分憤怒。
“就這么定了,不然別人還以為我們怕了他,誰都能來踩一腳。
華藝這次抓不到把柄就算了,以后新賬舊賬一起算。
盧川那邊絕不能給他面子。
小祺,你說說,這部短片需要多少預算?咱們按最高標準來,用錢壓死他?!?
“哎呀,凡哥,別急,我劇本還沒寫呢,談什么預算?!?
“沒事,先準備著。
我馬上通知下去,公司里的高手都待命,就等你劇本。
你什么時候?qū)懞?,我們就什么時候開拍。”
孫祺想了想,覺得楊帆說得也有道理。
如果能在年前完成,那就最好不過了。
“你在干嘛?”
“?我沒干什么?”
孫祺一臉茫然,不明白楊帆這話是什么意思。
“沒事就別站這兒了,趕緊回去寫你的劇本?!?
嘖!
看到楊帆那副嫌棄的表情,孫祺真想打人。
今天更新5000字,還有一章補更,但會晚點發(fā),太晚的話就明天發(fā)。
這個月目標是至少更新15萬字,求月票。
謝謝大家!
一部電影的劇本,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第一種是純原創(chuàng)劇情。
這很難,因為套路就那么多,前人都寫過了。
要想邏輯通順、沒有漏洞,還要有強烈的戲劇沖突,前期需要極好的靈感,后期還得不斷修改漏洞,周期很長。
第二種是改編劇情,比如根據(jù)原著或者真實事件改編。
因為電影需要制造戲劇沖突,所以要對原著或原事件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這也不容易。
在短時間內(nèi)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本來就不簡單,更何況要改編得精彩、有沖突、能帶動觀眾情緒,同樣困難。
孫祺試過原創(chuàng),但兩天下來,頭發(fā)掉了一大把,劇本卻毫無進展。
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他自己都不滿意。
他現(xiàn)在終于明白,為什么導演圈常說“一本難求”。
既然原創(chuàng)走不通,孫祺開始嘗試改編。
可就在他準備動筆時,突如其來的事件再次把他推上風口浪尖。
原來,在他閉門寫劇本的這兩天,關(guān)于他和盧川導演在本屆京城大學生電影節(jié)評委座談會上的事情,已經(jīng)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版本越來越多。
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兩位優(yōu)秀的青年導演因?qū)σ徊坑捌目捶ú煌?,在座談會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
盧川導演批評孫祺的作品《假結(jié)婚》缺乏藝術(shù)性,孫祺則進行了有力回應?!?
像《南都娛樂》這樣曾采訪過孫祺的媒體還算客觀,但其他一些小報則毫無顧忌。
他們只顧追求轟動效應,完全不顧事實。
有的報道說“兩人在座談會中發(fā)生肢體沖突”,
更有夸張的稱“兩位導演為一名女演員爭風吃醋”。
這讓全國影迷都圍觀了一場熱鬧。
大學生電影節(jié)組委會見情況失控,不得不公開澄清,說明當天的情況。
但措辭很委婉,說孫祺與盧川就電影問題進行了友好交流。
然而輿論并未平息。
無奈之下,孫祺只能暫停劇本寫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孫祺導演,請問座談會當天您是否確實與盧川導演發(fā)生了爭執(zhí)?”
“不算爭執(zhí)。
我們都是導演,對電影有不同的看法,見面交流時態(tài)度都很認真,外人看來像是爭執(zhí)?!?
面對媒體,孫祺依舊表現(xiàn)得漫不經(jīng)心。
他心里明白,這事終究不光彩,不能直接說兩人差點動手。
他的回答并沒有讓臺下的記者滿意,有人繼續(xù)追問:
“但盧川導演曾表示,他認為《假結(jié)婚》缺乏藝術(shù)價值,所以才提出批評。”
“這位記者朋友,不管盧川導演怎么說,我要指出,這種觀點本身就有問題。
《假結(jié)婚》是一部商業(yè)片,追求的是票房和衍生收益,以觀眾認可為目標?!?
“而盧川導演關(guān)注的藝術(shù)電影,往往探討哲理、人性等深層次主題,拍攝手法新穎,目標是業(yè)內(nèi)認可?!?
“這兩者根本無法相提并論。”
因為話題專業(yè),記者一時難以反駁,便換了個問題:
“有消息說,您和盧川導演將分別拍攝愛情題材的短片作為大學生電影節(jié)的開幕影片,這是否意味著你們有意一較高下?”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孫祺還是感到意外。
沒想到記者竟然把內(nèi)情打聽得這么清楚。
但他還是不能承認。
做人可以張揚,但不能無理。
“這個問題我不方便回答。
拍開幕短片是受組委會邀請,至于所謂的較量,我覺得電影本來就是拍給觀眾看和評價的?!?
看到臺下還有不少記者舉手想提問,孫祺覺得不宜再說太多,干脆做了最后總結(jié)。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今天的發(fā)布會到此結(jié)束,最后我宣布一件事?!?
“原本我通過學校推薦,擔任本屆大學生電影節(jié)的學生評委。
但由于我本人有作品參評,盡管主辦方?jīng)]有相關(guān)規(guī)定,出于避嫌考慮,我決定辭去學生評委一職。”
這是孫祺在發(fā)布會前就和楊帆商量好的。
現(xiàn)在媒體對這件事很感興趣,難免有人借此生事,不如主動退出,提前堵住這個漏洞,避免以后被炒作。
發(fā)布會結(jié)束后,孫祺和楊帆回到公司,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這些記者是不是太無聊了?本來不是什么大事,一個個都揪著不放。”
楊帆從茶盒里拿出一點茶葉放進壺里,蓋上蓋子,用熱水沖泡,邊沖邊笑著說:
“你現(xiàn)在還不知道你有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