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些人還心生懷疑,但他們也認可了永安堡軍士們無比強悍的戰(zhàn)斗力。
隨著永安堡論功行賞的事情流出后,更是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注意。
他們還從未見過如此大方仁慈并善戰(zhàn)的總旗官。
一時間眾多流民、村民以及他堡軍士都十分向往永安堡,更是想要加入其中,成為永安堡的一份子。
因此自打永安堡剿匪行動結束后,陸續(xù)都有一些民眾乃至軍戶前來永安堡投奔趙飛云。
對此,趙飛云自然是不會拒絕的,他原本就對于這些可憐的百姓、軍士十分同情,再加上他不久前還發(fā)了比大財,當即就決定將這些人納入永安堡。
當然了,是否要將他們納入軍戶還有待考量。
反正不久之后,春耕即將開始,等到這些人經歷完春耕后,他自然是可以從中挑選出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青壯兵源。
這一系列軍士選拔就如同上次的修堡選拔一般,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都是讓他們以工代宿、在養(yǎng)好身體的同時也能促進永安堡的發(fā)展。
當然了,這些軍士以及流民肯定是由其他屯堡乃至衛(wèi)所逃來的,自己將眾人收下后,日后難以會引起一些沖突或是糾紛,但兵精糧足的他豈會在意這些小事。
對于所有人,趙飛云都是選擇照收不誤,一視同仁。
每日還會對這些貧苦之人進行飯粥上的補助,讓他們身體盡快恢復過來。
等過了大概一周的時間,陸陸續(xù)續(xù)這些流民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四十多戶了。
要知道之前永安堡才不到五十戶人家,即使后面經過填補,也才剛到六十來戶,人口三百來人,結果現(xiàn)在直接增加了大半人口,這對于永安堡無疑說是個巨大的麻煩和負擔,畢竟這些人都是些難民,家中沒有多少錢財、糧食,現(xiàn)在全都是靠趙飛云養(yǎng)著。
了解到這個異常狀況的趙峰、王一二人都被這一驚人消息給干懵了。
此時他們內心充滿憂慮,他們深知總旗大人仁慈、大方,可一下納入如此多的流民是會出大問題的呀!
已區(qū)區(qū)兩千畝的軍田試圖供養(yǎng)上百軍士外加上四百堡民,這等事情是怎么干得出來的?
不是說趙飛云農民出身的嗎?
難道他不知道荒地頭兩年是種不出多少糧食的?
可要是趙飛云一意孤行,以他目前在永安堡的威望以及手下的武力,怕是沒有人能夠阻攔。
兩人此刻也只能寄希望于趙飛云能夠聽取他們意見。
不然這欣欣向榮的永安堡就要被拖垮了。
一想到即將面臨的糧食危機,兩人就急得直跳腳。
他們深知事情是多么的緊急。
于是兩人憂心忡忡地找到了趙飛云。
而這時趙飛云剛剛從鐵匠鋪忙完出來,正當他暗自疑惑這兩人為何這般愁眉苦臉的時候。
“總旗大人!”趙峰彎下腰,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而后才一臉誠懇地哀求起來:
“大人,聽說您計劃要新納入四十來戶的百姓,可我們永安堡已經擴大許多了,不僅人口大幅增長,就連軍事也變強了好多倍,我認為是時候該放緩一下了。
我心知大人仁慈,可太過仁慈不僅無法拯救這些百姓,反而還會將永安堡都給搭進去?!?
“是呀!卻如趙小旗所說的那般,我們沒必要那么著急,先穩(wěn)住發(fā)展兩年再說,起碼也要等到周圍荒地全部開墾完畢再接納新的百姓。
現(xiàn)在這個時候的確不適合在納入新的流民了,我們永安堡已經到了承受極限了。”
聽到這話,在看著他們一臉擔憂的模樣,趙飛云眼中沒有任何不滿,反倒是極為的欣賞。
看著他們眼神雖然忐忑但為了永安堡還是決意反駁自己,這對于他們而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挑戰(zhàn)。
直面反駁自己領導,并且這人還是一位能夠掌握自己生命、前途之人,這種膽量可不是尋常之人能夠有的。
趙峰能夠做到,他并不詫異,畢竟這人一向是這樣的性格,有什么說什么,絕不愿意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