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幾人坐在旁邊喝茶歇息,蘇儀開始清點(diǎn)起藥箱中的草藥。
不多時,蘇儀便將各種草藥分類放好,心中默默盤算了一下價格后,這才開口道,
“幾位是一起算錢,還是各算各的?”
“各算各的!”
“好!還請稍等。”
蘇儀走進(jìn)屋內(nèi),從柜子中摸出了些許碎銀和銅板,然后便來到院中報價,
“這一框是哪位的?”
“俺的!”
“框中藥草大致有四種,分別是骨碎補(bǔ)、鐵線葉……”
“其中鐵線葉價值最高,可算二錢銀子,其他三種藥草加在一起,僅有八百文錢?!?
“東家臨走前說了,幾位都是常年供貨的采藥人,這一框草藥便算三錢銀子吧?!?
聞那名采藥人忍不住開口道,
“這位小后生,俺這鐵線葉年份少說也有三十年,怎么才值二錢銀子?”
“鐵線葉并非是年份越高越好,其最好年份是在二十年左右。
多了反而會使其寒性過重,不易入藥。”
“這……”
采藥人張了張口,卻是沒有再多說些什么。
其他幾名采藥人見狀,心中也是知曉眼前這個年輕人不好糊弄。
在蘇儀將報價開出后,一個個心中盤算了一下,紛紛選擇成交。
將這些采藥人送走,蘇儀看著院中框內(nèi)草藥,眉頭卻是不由得緊鎖起來。
“吳承安平日里就在這些人手里收藥?”
“難怪不見他制作其他藥粉?!?
這幾名采藥人每個藥框中,都有一些劣品藥草。
身為采藥人別的或許不清楚,藥草品相如何他們能不知道?
比如那株三十年的鐵線葉,就算那采藥人裝得再像。
蘇儀也能看出其本身就知曉,鐵線葉年份高了不值錢!
無非是看吳承安眼力不行,再加上年輕好說話,這才故意為之。
而且剩余的草藥,大多也都是常見草藥,隨便去集市上都能買到。
“看來等吳承安從余府回來,要商量一下去找新的采藥人合作了?!?
“一個以制藥為生的醫(yī)館,怎么可能手下連一些合格的采藥人都沒有?!?
與此同時。
余府內(nèi)。
作為天水城有名的大戶,余府從表面上看去卻是頗為低調(diào)。
唯有從細(xì)節(jié)處,才能看出其底蘊(yùn)深厚。
比如從其掏銀子時,那毫不在意的表情便讓吳承安頗為羨慕。
“你這十二份壯骨散皆是極品,老爺見了一定會高興?!?
“每份便算你一兩銀子,總共是十二兩白銀,收好了?!?
“謝謝管家!”
吳承安滿臉驚喜的從管家手中接過銀子。
又按照管家吩咐留下醫(yī)館位置后,這才帶著銀子轉(zhuǎn)身離開。
等到吳承安離開后,余府管家拿著藥粉匆匆走進(jìn)一間書房外。
“老爺!又有家醫(yī)館送來了壯骨散?!?
“品質(zhì)如何?”
“老奴眼拙,只能看出比之前那些醫(yī)館送來的都要好!”
“哦?”
書房內(nèi)。
正在翻閱手中古籍的余賀年,聞頓時來了幾分興致,
“進(jìn)來吧?!?
管家聞這才神色恭敬地走進(jìn)書房。
將藥粉放在老爺書桌前后,便默默站在一旁。
余賀年將藥粉隨手打開,在看到藥粉模樣后便是眼前一亮。
伸手捻起一撮放入口中細(xì)細(xì)品味,余賀年忍不住開口道,
“這是誰家送來的?”
“吳家醫(yī)館,老奴已經(jīng)派人去打探了,好像是個快要倒閉的小醫(yī)館?!?
“呵呵,這醫(yī)館里有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