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破臨汾。
一日夜后抵達太原,大軍兵臨城下,太原清軍不戰(zhàn)而逃,向著北邊的大同府敗退。
攻占太原之后又馬不停蹄,直插朔州,大同!
八月下旬,太原府。
隨著晉中重鎮(zhèn)的大門緩緩敞開,戰(zhàn)馬踩著優(yōu)雅的小碎步,進入城內(nèi),西路清軍的后路被切斷了一半。
這場決定明,清國運的驚世大戰(zhàn),最后集中到了一個關(guān)鍵的點上。
“大同府?!?
大同守軍早已經(jīng)嚇傻了,哪里還敢反抗,早就聞風而逃了。
一進入大同府,便感受到了九邊重鎮(zhèn)的雄偉,一座堅城屹立于長城南側(cè),沿線到處都是設(shè)施完備的軍堡,烽火臺。
“九邊,九邊……”
周世顯也是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大明九邊重鎮(zhèn),映入眼簾的是高大城關(guān),堅不可摧。
大明可以說將建造的天賦發(fā)揮到極致了。
揮了揮手,周世顯徐徐道:“布防?!?
經(jīng)過了強行軍之后,來不及休整的明軍,如潮水一般涌入大同府,迅速進駐了大同左衛(wèi),右衛(wèi),平虜衛(wèi),威遠衛(wèi),玉林衛(wèi)……
很快,明軍將一個個軍堡利用了起來,關(guān)上了西路清軍從陜西逃回京城的大門。
又是一個夜幕降臨。
九邊重鎮(zhèn),喧鬧異常。
成群結(jié)隊的明軍不斷涌來,趕在西路清軍來臨之前,從黃河南岸打到了長城邊上。
大同府,燈火通明。
今夜無人入眠。
“哈哈!”
朱慈烺興奮的小臉通紅,他可算知道什么叫兵貴神速了,兩條腿的步兵竟然跑贏了四條腿的騎兵。
他哪里見過強行軍?
以往明軍打仗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步兵保護著輜重緊緊保成一團,一天走上幾十里算快的了。
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無數(shù)蓋世名將留下的兵法里,也都是這么教的,結(jié)呆陣,打呆賬。
可周世顯硬是來了個全軍輕裝,大兵團穿插……這可是我軍的看家法寶,在我軍輝煌的戰(zhàn)史上,這可是看家法寶。
這樣大膽的戰(zhàn)術(shù)別說朱慈烺沒見過。
阿濟格,吳三桂又何曾見過?
直到一天后,明軍將大同府以西,長城以南的要塞都占領(lǐng)了,阿濟格,吳三桂的兵馬才姍姍來遲。
大同府以東,五十里。
“吁。”
急于逃遁的清軍下五旗,十幾萬兵馬在長城以南的玉林,平虜兩衛(wèi)勒住了戰(zhàn)馬,汗流浹背,喘著粗氣。
一剎那,英親王阿濟格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帶著下五旗從渭河北岸,一路上沒日沒夜的逃。
可還是被堵在大同了!
瞧著前方大同各衛(wèi),長城沿線迎風招展的明軍旗號,本已士氣低落的下五旗如墜冰窟。
這長城沿線,九邊重鎮(zhèn)哪里來的明軍?
從天上掉下來的么?
“呼,呼?!?
漫山遍野的八旗兵愣住了。
側(cè)后方徐徐趕來的吳三桂,關(guān)寧軍也呆滯了。
“這?”
瞧見后路被斷,氣度不凡的吳三桂好似冬天里被澆了一盆涼水,一瞬間從頭涼到腳。
“完了?!?
十六七萬清軍被堵在陜北,與山西交界處了,阿濟格,吳三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沖過去。
可這一路上,經(jīng)過了長途行軍,清軍早已疲憊不堪,人,馬都累壞了,只好先停下來休整。
隨之而來的是夜幕降臨。
大同西側(cè)的荒山野嶺之間,沉寂中透著絕望。
深夜靜謐無聲。
吳三桂在山野間踱著步子,氣度看上去還十分沉穩(wěn),可禁不住著急上火呀,嘴唇上已經(jīng)長出了水泡。
“總帥……”
幾位吳軍將領(lǐng)遲疑著走來,心中都萌生了怯意。
所謂的關(guān)寧軍,其實并不是指吳三桂的部隊,這都是后世以訛傳訛,關(guān)寧,是指山海關(guān),寧遠,錦州一線的大明遼軍。
關(guān)寧軍這個稱呼,是崇禎六年才出現(xiàn)的。
吳三桂算什么東西,也配叫做關(guān)寧軍?
真正的關(guān)寧軍是指大明遼軍殘部,也就是萬歷年間,那支橫掃遼東,將努爾哈赤當成狗一般呼來喝去的遼軍。
遼軍是指大明遼東人組成的軍隊,勇猛,善戰(zhàn)。
遼軍最能打的時期是萬歷初年,李成梁為主帥的時代,那個時代的遼軍就是女真人的親爹!
李成梁鎮(zhèn)守遼東三十年,也是遼東女真俯首稱臣,最老實,乖乖跪下來給大明舔鞋的年代。
可后來這位大明李帥就悲催了,不出預料的被官,清流瘋狂攻訐。
官說他虛報戰(zhàn)功。
于是乎,萬歷十九年,這位李帥被革職了,曾經(jīng)強盛一時的大明遼軍,在黨爭,官的攻訐下四分五裂。
說起來也可笑的很,李成梁還用得著虛報戰(zhàn)功么?
可即便是沒落的遼軍,也是一只極為可怕的力量,
萬歷年間入朝一戰(zhàn),威武遼軍與倭寇血戰(zhàn)七年,打了個慘勝,從此以后遼軍便元氣大傷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