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天山上的薄雪開始無聲的融化。
都護府書房內,炭火正旺,驅散了西域冬夜的嚴寒。
李琚端坐案前,眉頭微鎖,手指正無意識地劃過一封攤開的密報。
那是來自西方大食的最新線報——阿拔斯清洗異己、調動兵馬的動作愈發(fā)頻繁。
大食國內醞釀的風暴已如地底奔涌的巖漿,隨時可能噴薄而出。
“殿下?!?
李林甫坐在下首,捻著胡須,目光卻并未落在密報上。
而是帶著一絲凝重看著李琚,“大食之事固然緊要,然老臣前日所”
李琚眼皮都沒抬,便知這“叔公”又要重提選秀之事了。
因為,催促他的子嗣之事,已經成了這小半年來,西域每逢議事之時,必備的助興節(jié)目。
他張了張嘴,正欲開口,但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了一陣急促而克制的腳步聲。
緊接著,王勝的身影出現(xiàn)在門口,臉色帶著一絲不同尋常的凝重。
他先是飛快地掃了李林甫一眼,隨即對著李琚躬身低聲道:“殿下,長安急訊。”
“講?!?
李琚放下密報,隨口道了聲講。
“武惠妃,死了!”
王勝的聲音壓得更低,確保只有書房內的兩人能聽清,沉聲道:“年前,圣人不知因何緣由擺駕掖庭宮,面見武惠妃,卻不想惠妃出無狀,氣得圣人拂袖而去,第二日,武惠妃的尸體,便在掖庭的深井中被發(fā)現(xiàn)?!?
聽見這話,李林甫捻須的手頓時猛地一頓,渾濁的老眼中浮現(xiàn)出幾分兔死狐悲的傷感!
李琚亦是愣了一下,但只是一瞬,表情就恢復了正常。
畢竟,在他的印象中,武惠妃早該死了。
歷史上的武惠妃,在李隆基造下一日殺三子冤案之后的短短半年,便被自己嚇死。
而這個時空的武惠妃,反倒還因他反出長安的緣故,有了造反的機會,多活了幾年。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武惠妃也算是賺到了。
他點點頭,隨口問道:“惠妃死了,壽王和盛王呢,父皇如何處置了他們?”
“這個,倒是沒說,不過,應該還是被圈禁在宗正寺吧?!?
王勝搖搖頭,應了一聲。
“行吧!”
李琚點點頭,也懶得在這件事情上多糾結。
于他而,武惠妃也不過只是他人生路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對手罷了。
她的死,是必然,也是歷史的選擇,不值得他多費心。
而相比李琚平靜,一旁的李林甫心中,反倒頗多感慨。
畢竟,他算得上是武惠妃一手提拔起來的。
縱然惠妃提拔他的目的并不純粹,可那份知遇之恩,卻是怎么也掩蓋不了的事實。
他嘆息一聲,朝李琚拱手道:“殿下,所謂人死如燈滅,惠妃既死,那以往的恩怨,便也隨之消散。然惠妃于老夫而,仍是有一份香火情在,老夫還是想回府設下祭壇祭拜一番,也算全了當年的知遇之恩,不知殿下可否準允?”
聽見李林甫這話,李琚不由得有些詫異。
他倒是沒料到,李林甫這個歷史上都排得上號的大奸臣,竟然還有未泯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