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在自己的金頂大帳內(nèi)設宴,為胞弟忽必烈接風洗塵。帳內(nèi)諸王、大將云集,楊過作為新晉崛起的軍方重臣,亦位列其中,位置頗為靠前。
酒宴氣氛正酣,帳外忽然傳來一陣沉穩(wěn)有力的腳步聲,帳簾被兩名侍衛(wèi)高高掀起。
眾人不約而同地望去,但見忽必烈在四名貼身護衛(wèi)的簇擁下,緩步走入大帳。
那四名護衛(wèi)身形各異,或魁梧如熊,或精悍如鷹,眼神開闔間精光閃動,顯然都是一流好手。
他們步履沉穩(wěn),氣息內(nèi)斂,緊緊扈從在忽必烈身后左右。
忽必烈身著紫色錦袍,腰束玉帶,面容儒雅,舉止間自帶天潢貴胄的雍容氣度。他目光在帳內(nèi)一掃,看似溫和,卻讓在場不少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領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蒙哥心情甚佳,拉著忽必烈的手,指著坐在下首的楊過,朗聲笑道:“四弟,來來來,為兄為你引見一位少年英雄!這位便是楊過,朕親封的鷹揚侯!他麾下的鷹揚衛(wèi),可是朕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刀,西征以來,攻城拔寨,無往不利,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楊過聞,從容起身,向忽必烈行禮,不卑不亢道:“楊過拜見王爺。大汗謬贊,末將愧不敢當,全賴大汗天威,將士用命?!?
忽必烈早聞楊過之名,此刻仔細打量,見這青年容貌俊偉,氣度沉凝,雖辭謙遜,眉宇間卻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氣。
但是見他如此年輕,又是個漢人,心中仍不免存了幾分輕視,對兄長的推崇頗不以為然。
蒙哥看出弟弟的心思,哈哈一笑,拍了拍忽必烈的肩膀:“四弟,莫要看楊過年輕。他的本事,可是在千軍萬馬中實打?qū)崥⒊鰜淼?!我已決意,后續(xù)西征,我總攬后方調(diào)度,你統(tǒng)攬前線攻堅破敵之事,楊過及其鷹揚衛(wèi)可為你臂助?!?
忽必烈聞,眉頭微不可察地一蹙,讓一個漢人小將擔任如此重要的先鋒重任,他心中實在難以信服。
他沉吟片刻,隨即對蒙哥笑道:“大汗,識人之明,臣弟自是欽佩。只是,大軍西征,關系重大,先鋒之人選,更需有萬夫不當之勇,方能震懾敵膽。楊將軍名聲在外,我麾下兒郎們卻還未曾親眼得見?!?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幾分試探,“不如借此機會,讓楊將軍與我?guī)は麓滞ㄎ渌嚨钠珜?,切磋一二,一來讓我等開開眼界,二來,也激勵三軍士氣,大汗以為如何?”
這話說得客氣,但其中的挑釁意味,帳內(nèi)眾人皆能領會。
金輪法王等人交換了一個看好戲的眼神,巴不得忽必烈的人能煞煞楊過的威風。
蒙哥朗聲大笑,拍了拍忽必烈的肩膀:四弟多慮了!楊過這第一勇士的名號,是經(jīng)過三場大比、連敗四十八名高手才得來的。朕親眼見他單槍匹馬破敵陣,這等實力,何必再試?
他語鋒一轉(zhuǎn),淡定說道:“臣弟麾下有幾位奇人,雖不敢說天下無敵,卻也各有絕藝在身。若楊將軍不吝指點,讓他們見識何謂真正的沙場武藝,不論勝負,皆可傳為佳話,更能激勵三軍士氣。大汗以為如何?”
這話雖說得客氣,但其中較勁的意味,帳內(nèi)眾人無不心領神會。
金輪法王等人交換了一個看好戲的眼神,巴不得忽必烈的人能煞煞楊過的威風。
蒙哥深知忽必烈性子謹慎,若不讓他親眼見證楊過的實力,恐怕難以真心認同這項任命,便看向楊過,詢問道:“楊過,你以為如何?”
楊過面色平靜,心中卻如明鏡一般。他知道,這是在蒙古軍中立足必須經(jīng)歷的考驗,尤其是在忽必烈這等雄主面前,藏拙反而會讓人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