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張誠便為楊過辦妥了報名事宜。
藥堂的試煉處設(shè)在總壇東側(cè)一片僻靜院落,與昨日所見的演武場、光明殿等處的肅殺氛圍截然不同。
院中草木蔥蘢,藥香彌漫,幾排晾曬著藥材的竹匾整齊排列,數(shù)十名穿著灰色短打的教眾正安靜地分揀、處理著各式草藥。
氛圍雖寧靜,卻自有一種嚴謹秩序。
楊過到達時,院外已有二三十人等候。
他略一掃視,發(fā)現(xiàn)參與試煉者年齡各異,有滿面風霜的中年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少年,但大多衣著樸素,甚至有些落魄,顯然是希望憑借一技之長在明教中謀個安身立命之所。
一名面容清癯、眼神溫和中透著審視的中年執(zhí)事走上前來,他身著淡青色藥堂服飾,聲音平和地對眾人說道:“本人姓王,乃是藥堂執(zhí)事,。主持此次初試。諸位兄弟前來參與藥堂試煉,無論出身,只論才學。我藥堂宗旨,在于濟世救人,輔佐圣教。入門試煉共分兩試:基礎(chǔ)辨識、實務(wù)診斷?,F(xiàn)在開始第一試?!?
他驗過楊過的身份木牌,并無多,只遞來一張紙卷。
“第一試,辨識。限時一炷香。”王執(zhí)事指了指旁邊長桌上擺放的近百種藥材,有的完整,有的是切碎的飲片,甚至有些只是粉末。
“寫出名稱、性味、主要功效,及常見配伍。錯三成以上,或超時,即為不通過?!?
這考題對尋常江湖郎中而已是極難,藥材種類繁多,且不乏外形相似、藥性迥異之物,更有幾味極為冷僻。
楊過目光掃過,心下已了然。
他得黃蓉傳授武功藥術(shù),對藥材的認知更為精深廣博。加之他天性聰穎,記憶力遠超常人,這些考驗,實難不倒他。
他并未急于動筆,而是緩步走過長桌,目光如電,手指偶爾拈起少許藥材嗅聞,甚至放入舌尖微嘗。
片刻后,他才回到案前,提筆蘸墨,手腕懸動,一行行清峻飄逸的字跡便流淌而出,不僅名稱無誤,性味功效表述精準,連一些藥材的偏門用法和禁忌也偶有點綴。
王執(zhí)事起初面色平靜,隨著楊過落筆越多,他眼中驚訝之色愈濃。
待楊過提前半柱香時間交卷,他細細看去,越看越是心驚。
紙上所列,非但毫無錯漏,更有幾種連他都需斟酌的冷僻藥材,此子竟也標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補充了他都未曾留意的細節(jié)。
“你……師從何人?”王執(zhí)事忍不住問道。這般深厚的藥理根基,絕非尋常野路子能及。
楊過早已備好說辭,只道:“幼時曾隨一位走方郎中學過幾年,后來自己多看雜書,胡亂記下些皮毛?!?
王執(zhí)事自是不信什么“胡亂記下”能到此境界,但明教之中藏龍臥虎,各有際遇,他也不便深究,只是態(tài)度明顯熱絡(luò)許多:“秦兄弟過謙了。這第一試,你已通過。隨我來第二試?!?
這一試便刷下了近半?yún)⑴c者,多是只識得幾味藥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粗淺之輩。
第二試在一間廂房內(nèi)進行,房內(nèi)設(shè)有五張床榻,各躺著一名面色痛苦、呻吟不斷的教眾,皆是近日操練或執(zhí)行任務(wù)時受的傷患,有刀劍外傷,有內(nèi)息淤滯,也有熱毒寒癥。
“此乃第二試,診疾?!蓖鯃?zhí)事道,“限時兩刻鐘,需診出五人病因,并開出對癥方劑。由藥堂兩位資深執(zhí)事共同評判?!?
楊過神色不變,依次走到榻前。他診脈的手法看似尋常,但指尖內(nèi)力微吐,探查之精準細微,遠非常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