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素來寵她,竟真讓啞仆多備一份"小祭禮",盡是珊瑚珠子、琉璃墜子之類玩物。
桃花島的夏獲節(jié),漸漸成了郭芙最期盼的日子。
起初,不過是些精巧的貝殼、瑩潤的珍珠,或是啞仆們用海柳雕成的小玩意兒??晒缴曰顫?,尋常物件哪能滿足她的興致?
黃蓉見她眼巴巴地盼著,便笑著對郭靖道:“這丫頭,倒把夏獲節(jié)過成了討禮的節(jié)。”郭靖憨厚,只道:“孩子喜歡,多備些也無妨?!?
于是,夏獲節(jié)的規(guī)矩悄悄變了。
禮物不再只是擺在祭臺上,而是藏于島上的各個(gè)角落——珊瑚礁下的暗格里、桃樹枝椏的鳥巢中、甚至潮汐退去后的巖縫間。
郭芙提著竹籃,赤腳跑過沙灘,每找到一件,便歡喜得叫出聲來。
黃蓉見她如此,索性定下新規(guī):禮物越是出人意料,越能代表贈禮者的心意,受禮之人得到的祝福也就越深。
有一年,郭芙在礁石上發(fā)現(xiàn)一只竹編的籠子,里頭竟是一只通體雪白的海東青,腳環(huán)上系著郭靖的字條:“愿芙兒如鷹翱翔?!彼@喜得幾乎落淚——爹爹平日嚴(yán)肅,何曾這般費(fèi)心思?
另一年,她在自己枕下摸到一個(gè)錦囊,里頭是一枚能隨體溫變色的“鮫人淚”玉佩。
黃蓉笑吟吟地倚門看她:“娘親年輕時(shí)在東海所得,天下只此一枚?!惫綈鄄会屖?,連睡覺都要攥在手心。
后來,連啞仆們也加入了這場游戲。他們雖不能,卻把禮物藏得愈發(fā)巧妙——潮池里浮動(dòng)的琉璃瓶、桃林深處突然出現(xiàn)的雕花木匣。
有一回,郭芙甚至在一尾活魚的鰓里找到一顆裹著蠟的夜明珠。
夏獲節(jié),就這樣成了桃花島最奇妙的節(jié)日。
黃蓉見女兒如此歡喜,索性將今年的夏獲節(jié)辦成了桃花島前所未有的盛會。
她不僅請來舟山最好的漁民表演魚燈舞,更命啞仆們用彩綢扎起三丈高的龍王幡,在礁石上搭建了臨海戲臺。
啞仆們起初面面相覷。往年的祭祀,他們只需對著海天比劃幾個(gè)簡單的手勢,奉上幾尾鮮魚便算禮成。
如今卻要提前半月就開始張羅,連最年長的啞叔都忍不住搖頭苦笑。
偶爾有老仆停下手中的活計(jì),望向云霧深處的海平線。他們記得老島主黃藥師在時(shí),夏獲節(jié)從來都是清冷肅穆的。若讓他看見這般喧鬧場面,怕是要冷哼一聲"胡鬧",拂袖而去。
可當(dāng)海風(fēng)拂過新扎的彩幡,當(dāng)潮聲伴著漁民的號子響起時(shí),啞仆們的眼神里依舊閃爍著熟悉的虔誠。
或許東海龍王并不在意祭品是明珠美玉還是歡聲笑語。
但桃花島上的夏獲節(jié),就這樣在歲月更迭中悄然蛻變。
不變的,是人們對山海的敬畏,對收獲的感恩,以及對所愛之人最質(zhì)樸的珍重和祝福。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