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侯方下馬車,便有心腹疾步上前,躬身稟道:“侯爺、夫人,江夏黃氏的大姑娘已在府中等候多時了?!?
“她來做甚?”永寧侯滿腹疑惑。
細(xì)細(xì)算算腳程,退婚的書信應(yīng)當(dāng)早已送至江夏黃氏手中,兩家姻緣自此便該一刀兩斷。更何況,坊間早有傳聞,說那黃家大姑娘是個清修之人,整日里不是誦經(jīng)念佛,便是打坐參禪,這般超然物外的人物,想來也不會為這退婚之事糾纏不休才是。
心腹面露難色,支吾半晌才低聲道:“黃大姑娘說”
“她說此番進(jìn)京,一是為賀二公子與六姑娘兩情相悅,特來送上賀禮;二是要當(dāng)面謝過二公子當(dāng)年高義,還她自由身,不娶她之恩?!?
“誰知誰知剛到京城,就聽聞二公子二公子竟已暴斃而亡”
永寧侯只覺天旋地轉(zhuǎn),眼前陣陣發(fā)黑,身形踉蹌間險些栽倒,幸得莊氏眼疾手快一把攙住,方才穩(wěn)住搖搖欲墜的身形。
誰來告訴他,永寧侯府到底是走了什么霉運(yùn)!
黃大姑娘又為何會知曉內(nèi)情!
裴桑枝眸光微動,若有所思。
這般雷厲風(fēng)行的做派,與她記憶中幾乎六根清凈的黃大姑娘,判若兩人。
是如她一般,還是有旁的奇遇。
裴桑枝興致盎然,迫不及待的想去見見黃大姑娘。
“父親,來者是客,見見吧?!?
永寧侯:不想見也得見。
當(dāng)務(wù)之急,須得先封了黃大姑娘的口舌,免得她在外面胡亂語。
永寧侯府真的是經(jīng)不起動蕩了。
待客的花廳里。
黃大姑娘頭戴僧帽,身著一身青色的僧袍,手中緩緩撥動著佛珠,雙目微闔,唇間無聲地誦念著經(jīng)文。
看著如此打扮的黃大姑娘,裴桑枝有些恍惚。
她……
她想起了她在月靜庵的日子。
可,也更詫異于黃大姑娘的變化。
她依稀記得,上一世黃大姑娘進(jìn)京時,并不是出家人的裝束,而是身著素凈的衣裙,發(fā)髻上簪著雕工精巧的蓮花簪。
這一世,卻是……
出家了……
真真正正的了卻塵緣,遁入空門。
永寧侯眉頭緊蹙,眼中疑惑更甚:“賢侄女兒,你這是”
既然已是出家人,為何還要來尋侯府的晦氣?
莫非是對退親之事耿耿于懷?
黃大姑娘聞聲睜眼,雙掌合十于胸前,施了一禮:“阿彌陀佛。如侯爺所見,貧尼已摒棄親緣,皈依我佛?!?
“此次上京,亦是為了結(jié)一段舊日塵緣?!?
“貧尼法號如真?!?
永寧侯的語氣里帶著幾分試探:“如真師父此番前來,可是為了當(dāng)年兩家祖輩定下的婚約之事?”
“莫非,如真師父出家后在外云游,未曾收到侯府遣人送去的退婚書信?”
“此番退婚緣由全在我侯府之過,斷不會有損如真師父清譽(yù)半分?!?
黃大姑娘擲地有聲:“本就是你侯府之過?!?
永寧侯的神情有些僵硬,也有些勉強(qiáng):“你可是聽信了什么謠?”
黃大姑娘:“果真是謠嗎?”
“貴府大公子……”
裴桑枝:“如真師父有所不知,侯府重排了序齒,大公子乃驚鶴兄長?!?
黃大姑娘的眸光微微顫了顫。
裴驚鶴。
她幼弟真正的救命恩人,也是她和裴謹(jǐn)澄孽緣的起始。
“敢問姑娘是何許人也?”
“裴桑枝?!?
黃大姑娘不識得她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