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同時,大弓手放箭了。
嗡的一陣巨響,大弓的發(fā)射,弓弦的震動比騎弓大多了。幾乎所有人都感覺耳朵里回音飄蕩。一片一片的箭雨從天而落,再次噼里啪啦的落進明軍的陣列。又是一批倒霉蛋給射倒。一陣哀嚎聲。
就在這時,正面的百余門佛朗機炮和三將軍炮開火了。
轟轟轟!一陣硝煙彌漫,實心球形彈呼嘯著向著百米外的重騎兵飛去。因為野戰(zhàn)行軍,不能帶重炮,都是小炮。所以為了保證威力,都是在百米左右射擊。這個距離上,基本不會射偏,炮彈是走直線的。
對面的騎兵和后面的步兵都是密集隊形。這個時候,蒙古重騎兵已經(jīng)開始拉開橫排之間的距離。因為長槍很長,沖擊步兵陣列必須放平。前后容易誤傷。所以。進入百米后,第一排要特別加速,第二派適當慢一些,拉開距離。
也就是從百米開始,一排排的依次加到最大速度。前后間隔十米。一排排的沖向步兵陣列。
蒙古重騎兵的長槍才放平,最大速度沖擊。炮彈就劈頭蓋臉的打過來來了。
盡管這些都是小炮,但是,也不是大口徑火繩槍的威力能比的。一磅重的鉛球打過來。穿板甲也沒有卵用。直接打癟了。
第一排的重騎兵頓時人仰馬翻。倒下了百余騎兵。
然而這些重騎兵都是訓練有素的,而且都是選拔的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老兵。他們迅速的整理里隊列,從倒地的人馬上踩過去,繼續(xù)前進。
三將軍只有一次開炮機會,因為裝填繁瑣。而四十門佛朗機炮則可以使用子銃繼續(xù)射擊。足夠打三輪。
轟轟轟,佛朗機炮繼續(xù)開火。但火力密度明顯下降。
再度有三十幾個重騎兵栽下馬來。隨后,又是一輪炮轟。蒙古人再度倒下三十余人。這時候重騎兵已經(jīng)到了三十米處了。
炮手們立刻扔了火炮扭頭就往回跑。他們像是火燒屁股一樣,鉆進了盾牌陣列。接著第二批虎蹲炮的炮手,點燃了虎蹲炮的引線,后也立即往回猛跑。鉆進了盾牌陣列的后面。
這時候,騎兵中一陣嚎叫之聲,刷的一下子,騎槍放平,向下斜著指向盾牌陣列。準備用長槍硬沖盾牌陣列。
就在這電石火光之間,虎蹲炮響了。
整個正面陣地寬度三百多米。地上擺了七十多門虎蹲炮。一字排開,就像一只只張大嘴的蹲地蛤蟆,對準了重騎兵。
這些虎蹲炮里裝填了大量火藥,外面全是碎石子,相當于霰彈。
轟轟轟,整個正面火光和煙霧連成一片。火光閃過。密集的石子,劈頭蓋臉的向著騎兵打去。
這些虎蹲炮的射界,是三十度的扇形,三十米內是他們的最佳殺傷區(qū)域。
霰彈的密集打擊,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佛朗機炮。整個重騎兵前面硬生生的被削去了好幾層。人馬的尸體疊壓堆積,甲胄被打斷絆甲絲絳,甲片飛濺零落。人體被碎石穿透,全是窟窿。
頓時整個鐵騎集群,就像是被打鐵錘猛地砸了一下子,沖擊力頓時一滯。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