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西方的戰(zhàn)艦上,36磅炮就是主力重炮了。
在1615年,西班牙菲律賓總督區(qū)總督juandesilva發(fā)動了了一場針對荷蘭人在馬六甲據(jù)點的遠征。其艦隊有十幾艘船,總計配備有300門炮,搭載軍士水手五千余人。
其中的旗艦lasalvadore號,一共配置有整整四十六門口徑大約5-6英寸(127-152mm)的火炮。其炮彈最小者為18磅重,大多為24磅,少數(shù)為30磅。
到了1632年唐斯海戰(zhàn)中,尼德蘭共和國(獨立前的荷蘭名稱,是西班牙殖民地。)所擁有的最大戰(zhàn)艦-阿米莉亞號為例。該船輕載排水量大約為600噸。
畢竟阿米莉亞號不過是一艘雙甲板炮艦,加上甲板炮和上尾炮不過57門炮。重炮則為:4門36磅炮,11門24磅炮,9門18磅炮,合計重炮數(shù)量僅24炮。
當然這類船不是一流戰(zhàn)艦,與西班牙的旗艦圣特列莎號仍有較大的差距。圣特列莎號輕載排水為1500噸,載炮80門。這個排水量和楊凡的巡洋艦噸位不相上下。
所以,此時楊凡的十二艘巡洋艦,已經達到了歐洲同時期,第一流戰(zhàn)艦的水平。此時此刻,當衡山號堵住海灣出口時,必然爆發(fā)雙方的炮戰(zhàn)。
這是東西方最高水準戰(zhàn)艦的對決。
在馬斯費爾德伯爵驚恐的叫聲里。十八枚五十磅的鉛球從二百多米外飛來,這種重量的炮彈堪比攻城炮。如此近的距離下,十八枚炮彈全部砸在英艦皇家親王號上。(此戰(zhàn)艦的正式名稱)
這條船并不年青,英國著名艦船設計師佩特,為喜愛戰(zhàn)艦的亨利皇太子重新設計了一艘新式戰(zhàn)艦。因為亨利爵位是親王,因此所取的艦名就叫皇家親王號,他又是皇太子,所以還稱為皇太子號。
1610年,皇家親王號建成,這是英國第一艘三層甲板戰(zhàn)艦。
這條船到目前已經服役了19年了。盡管這些年英國不斷有三層甲板的戰(zhàn)艦服役,這條老船仍然是帶英的主力戰(zhàn)艦。
查理一世派出這條船來東亞,也體現(xiàn)了他對本次尋寶的重視。在他看來,這條老船已經可以無敵于東亞的海面了。
皇太子號的側舷,是一英尺厚的櫸木做成的,非常堅硬??梢暂p松擋住近距離的18磅炮的直接命中。密集的肋骨和厚實堅硬的船板,可以把炮彈直接彈開。
可惜的是,這一次面對的是五十磅炮在二百米外的轟擊。這些巨大的鉛球,從八英寸的炮口飛出,直接把皇太子號的側舷打的一片稀爛。
如此重的炮彈,直接就穿透了船板。在船板上開出一個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大洞,炮彈和破碎的木刺,橫掃了后面的火炮甲板。頓時,炮倉內一片人仰馬翻,哀鴻遍野。
飛剪船干舷低矮。這樣設計是為了降低迎風阻力,增加航速。所以炮窗的高度比較低,和皇太子號的底層和中層炮倉的中間地板位置平行。所以這一批五十磅炮彈,有的擊中了底層36磅重炮倉。有的擊中了中層24磅炮倉。
因為楊凡的重炮使用的不是西方的木質四輪小炮車。而是金屬的帶軌道和重型彈簧抵消后坐力的炮架??梢酝ㄟ^搖動搖把,方便的調整高低和左右射界。所以是可以打擊敵船全部位置的,并不受自身低矮影響的。
所以這一輪就是對著底倉去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船上因為重心的關系,重炮肯定要放在下層甲板。而重炮的威脅更大。
馬斯費爾德伯爵感覺腳下一陣劇烈的震顫,和地震了一樣的感覺。他一下子摔倒在走廊上。
36磅炮的炮倉里,一片狼藉。四五門重炮被打翻。堆積的火藥桶和鉛彈被擊飛。成群結隊的炮兵被跳躍的炮彈擊中,鲆惶躚夂h緩笤俁卻虼┝碩悅嫻那獎詵閃順鋈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