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隆義是親身經(jīng)歷過海戰(zhàn)的,他知道當時在朝鮮水師被大明水師打的有多慘。兩萬多人,四百多條船,最后只回去了五十條船。那些大明的艦船上就有一門門的火炮。
可是當初大明的火炮,他們叫做國崩的,也沒有這般巨大。這么遠的距離上,都能清晰的看出來口徑的龐大。
此時,他也有一點疑惑,為什么要離著這么遠的距離就拐彎。平行行駛,和自己的艦隊拉開距離。
東瀛的火繩槍在海上,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他們不會在這么遠的距離上交戰(zhàn)。因為毫無意義。即使是使用拋射法,也不會超過百米。他們還停留在,兩船靠近到五十米以內(nèi),平行行駛,然后用鐵炮射擊敵船的戰(zhàn)法上。
但是,很快他就不用疑惑了,因為三條巨大的白色帆船,開火了。三條飛剪船在安宅船集群的外側橫向距離一里地處,航線成切線駛過。
隨著衡山號的開火,密集的舷側炮依次開火了。濃煙和火焰從炮口噴出,很快又被強勁的海風吹散。這些五十磅的鉛球實心炮彈,呼嘯著飛向安宅船艦隊。
倭人被驚得面孔發(fā)白。他們雖然沒有裝備火炮,因為他們國家缺鐵,更加缺銅。銅都是鑄幣做錢來用的。他們根本用不起銅炮,既沒有錢,也沒有技術。而有限的鐵都被用來做鐵炮了。
他們甚至連子彈和炮彈都舍不得用鉛彈,鉛這種金屬也是需要進口的。他們大量使用石頭磨制的子彈,他們的國崩就叫做石火矢。
但沒吃過豬肉的人總見過豬跑。他們的長崎港可是西班牙和荷蘭人都來過,印度的英法商船也沒有少來。
“納尼,這么多的國崩。”藤原隆義驚訝的長大了嘴巴。
他們已經(jīng)在二十年前吃過火炮戰(zhàn)艦的大虧了。此時也總結了很多經(jīng)驗教訓。他立刻下令,“立即轉彎,靠近他們,靠上去跳幫廝殺。”
54門重炮的轟擊轉瞬即至。隔著五百米這個在這個時代無法想象的交戰(zhàn)距離上,五十四枚五十磅的鉛球飛來。
在這個距離上,屬于有效射程,也就是炮彈是走直線,還沒有下垂的。
外側的十幾條安宅船和關船中彈了。炮彈有二十發(fā)左右擊中了外圍的這些船。從總大將的坐艦上看去,外側的中型安宅船被命中后,一陣木屑紛飛。然后炮彈從另一側飛了出來,落進了海里。
那些被打中的安宅船兩側透光了。能看到里面的人在驚慌的而來回跑。這些中型的安宅船都是只有一層方倉,鐵炮眾和水手眾都在一個大倉里。
里邊有人癱倒在甲板上,還有人在掙扎著試圖爬起來。
董天鵬在衡山號上,用望遠鏡看著第一輪射擊的效果后,說道:“不錯,第一輪射擊,在五百米距離上有三分之一還多的命中率。”
他回頭下令道:“把距離拉近到一百五十米,使用帶鐮刀的復雜鏈彈。重點殺傷他們的人員。”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