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書房里批閱奏章,旁邊的錦衣衛(wèi)校尉,在讀著昨天京城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剛到京城的全國各地的重要消息。
聽到楊凡和張世澤這兩天,四處巡視,京城已經(jīng)基本安定下來了之后,他嘆了一口氣。這件事他還是沒有估計準確。沒考慮到張世澤畢竟年輕,年輕人容易沖動,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好歹這場風波總算是平息下去了。他的目的也算是基本達到了。
西北戰(zhàn)場楊凡、張世澤立了大功了,就不適合在繼續(xù)帶兵,這樣容易形成個人勢力。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倆剝離出軍隊。
老臣里面知兵的還有孫承宗,孫帝師的水平他還是清楚的。讓他出面整編京營一點問題沒有。
孫承宗雖然是東林前輩。但是,京營的軍官都是內(nèi)定的,百戶以上,全是勛貴子弟和京衛(wèi)武學的學生。這些京衛(wèi)武學的學生都是從千戶官以上武官家庭挑選的。所以,這些人都是崇禎自己培養(yǎng)的。
楊凡和張世澤對這些人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他們也算是跟著西征了一番,實地鍛煉過。
百戶和百戶以下的總旗、小旗、伍長等低級軍官,大多數(shù)都是楊凡和張世澤從行伍出身的京營士兵提拔的。這個主要看戰(zhàn)功和人能力。
崇禎整編京營也不打算撤換這些人,畢竟他也清楚,總得有一些有能力,能干活的人撐著才行。如果都用勛貴和武官子弟,打仗怎么辦。
“現(xiàn)在南苑軍營是什么情況。京營整編后人數(shù)達到十五萬,可否需要增建營房和其他設施?!背绲潌柕?。
駱養(yǎng)性本來在旁邊低頭不語。默默聽著負責早上宣讀情報的錦衣校尉朗讀。此時知道皇帝這是在問他。
他趕緊出列說道:“陛下,南苑的軍營,當初是定遠伯設計的。施工隊也是他家的施工隊。建材也是向他們家商社采購的。只有營建銀子是陛下從內(nèi)帑撥出的?!?
“總體來說,當初是按照十萬人的標準,打出富余來承建的。因為當時京營有八萬多人,而且有些勛貴子弟還自己帶有家丁、仆役、甚至丫鬟等人。這些人的人數(shù)不等。其中張世澤就帶了一千五百家丁。所以,當初基本是夠住的,吃飯、洗澡、提供熱水等設備也是按照十萬人標準搞得。”
崇禎點點頭,這么說來,缺口不大。
現(xiàn)在京營把傷殘老兵退役后,就剩下了四萬人。軍營還是十萬人的規(guī)模。只要再增建一半的營房和設施就可以了。況且,城內(nèi)也要部署一部分京營。
他考慮了一番,還是決定,南苑不擴建了。就安置十萬人就好。增建的軍營可以放在南城。
畢竟南城的南部還有大量的荒地。留下五萬人駐扎城內(nèi),以防有緊急情況,城內(nèi)沒有兵馬容易耽誤事。
至于營建新營房,交給誰來做呢,他犯起了嘀咕。
如果交給皇親國戚,他們太黑了。貪腐的厲害。
交給東林的人呢,先要漂沒三成再說。
他想來想去,到是想到一個人選,這個人肯定一分錢不會貪污的。還會保質(zhì)保量的把工作干好。
這個人就是駙馬鞏永固。此人忠誠、樸實,做事踏實。交給他既可以放心,又可以最大程度的省錢。
“新營房的建設,就讓駙馬鞏永固做營建大使吧?;仡^下個旨意給駙馬?!背绲澱f到。
趙永棠家里,他老婆李萍剛剛從毛紡廠下工回家,女兒已經(jīng)做好了晚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女兒雖然才十一歲,人沒比鍋臺高太多,已經(jīng)會燒火煮飯了。
兒子才九歲,就能劈柴禾了。
“娘啊,永棠還沒有回來嗎?!崩钇紗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