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流程走完后,王承恩會再喊一遍,諸位大臣是否還有其他事宜上奏。
如果沒有人吭聲。這時候,鴻臚寺官員就會高唱:“奏事畢,鳴鞭駕興,待圣駕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門蒞事?!?
再次鳴鞭,皇帝回后宮,諸位大臣恭送皇帝后,也散朝回各個部院辦公。
崇禎今日雖然心情不好,但是仍然耐心的走著程序?,F(xiàn)在還不是發(fā)泄怒火的時候。
此時,正是大朝會御門聽政的第一場,接見進出京城的文武官員。
先后有幾個大臣奉命出京。出京前,前來陛見。
崇禎都是和顏悅色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期待,也做出了勉勵。鼓勵他們?yōu)閲謶n,把地方治理好,保障朝廷的稅收足額、按時。讓百姓的生活能有個起色。
然后是幾個外省回京的督撫,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
顯然,各地的情況都不太好。山東、山西、河南干旱嚴重,饑殍遍野,山谷之中流民成群。地方上既沒有糧食賑濟,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威懾。
國家承平日久,衛(wèi)所、營兵也缺乏戰(zhàn)斗力。欠餉嚴重,官兵皆無戰(zhàn)心,武備廢弛,情況都很糟糕。
崇禎也是愁眉緊鎖,安慰了一下,就讓他們下去了。
按照慣例,最后處理的往往是大事。這時候,王承恩高聲唱道:“新任三邊邊總督楊鶴陛見。”
三邊總督是明朝四大總督之一。四大總督分別是:薊遼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兩廣總督。(直浙總督,僅在胡宗憲統(tǒng)籌抗倭時臨時設立,沒有延續(xù)下來稱為常設官職。)
薊遼總督現(xiàn)在是劉策。雖然薊州兵變后,王應豸被下獄。劉策按理說也有領導責任。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皇帝就是不動劉策。
這可把袁崇煥急的不行。他正等著把劉策拉下來,換上他自己的人呢。要不然劉策和他官職相同,平起平坐,資歷比他老多了。他根本指揮不動劉策。
而錢龍錫覺得,皇帝顯然是不想把薊鎮(zhèn)完全交給東林。畢竟薊鎮(zhèn)是天下第一鎮(zhèn),是京畿要地。
宣大總督負責防御漠南蒙古諸部?,F(xiàn)在楊凡基本平滅了漠南諸部。所以宣大總督成了擺設,失去了必要性。是否裁撤也是現(xiàn)在朝堂爭斗的焦點之一。
因為宣府鎮(zhèn)和大同鎮(zhèn)、山西鎮(zhèn)是晉黨的地盤。如果裁撤,對晉黨是極大地打擊。他們堅決反對裁撤。
在四大總督里,三邊總督管轄的范圍最大,兵力也最多,權力最重。
總督即管軍隊,又管民政,權力極大。三邊總督下面,管理著九個總兵和四大巡撫。
這四個巡撫分別是:
陜西巡撫:巡撫陜西地方贊理軍務。駐地在西安。
寧夏巡撫:巡撫寧夏地方贊理軍務。駐地在銀川。
甘肅巡撫:巡撫甘肅等處贊理軍務。駐地在甘州。
延綏巡撫:巡撫延綏等處贊理軍務。駐地在榆林。
按說應該是一個人人搶破頭的美差??墒乾F(xiàn)在,所有人都像是躲避瘟疫一樣,躲避這個職務。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