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的其他貴族都是甘肅和寧夏的地方勢力。在涼州和草原上割據(jù)一方。
楊凡對吳家也比較重視。一直囑咐林月如收集他們的情報。關(guān)注他們的動向。因為,只要他想向西域發(fā)展,就繞不開涼州的吳家。
在河西走廊這條中西交通大動脈上,吳家就是當(dāng)?shù)刈畲蟮膭萘Α?
第二個座位是定西侯蔣維恭。
定西侯的第一代定是蔣貴,此人的人生頗為傳奇。
他最初只是燕山衛(wèi)一個小卒子。他沒趕上太祖起兵打江山,也沒趕上成祖靖難兩次大機會。
他在成祖靖難中算是有所小成,仗著自己雄偉多力,善騎射,積功至昌國衛(wèi)指揮同知。永樂朝,他從士兵起家,混了個衛(wèi)指揮同知,和楊凡一樣在衛(wèi)里,沒啥實權(quán)。
到了宣宗朝,朱瞻基征交趾和北伐蒙古,他積功升為指揮僉事,掌彭城衛(wèi)事(和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領(lǐng)錦衣衛(wèi)事一樣,是實權(quán)官)。
后來四川西部的,藏人諸部叛亂。他在四川和云南對西藏和康藏、松藩的長期戰(zhàn)爭中,屢立奇功,逐步升遷。先后升任左右參將,再進北直隸都指揮同知,鎮(zhèn)守密云。宣德七年候,再討伐松藩,升副總兵,總兵。佩平蠻將軍印,代政鎮(zhèn)守。
蔣貴,正統(tǒng)三年(1438)封定西伯。正統(tǒng)七年(1442),進封“定西侯”,予世襲。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卒。追封涇國公,謚“武勇”。
這人完全是在和平年代,靠著自己的真本事,一路硬生生殺上來的。
他家的歷代侯爺,多次掛平蠻將軍、平胡將軍、征羌將軍大印,和楊凡的征西將軍一樣,都是特殊等級的將軍。
第三代蔣琬修筑北京外城。第四代蔣驥掌管京營,配合于謙,把京營改組為十二團營。其他幾代,多次任職提督京營絨政,即京營總指揮官。是掌握京營實權(quán)的幾個家族之一。
定西侯家族世系為:蔣義、蔣琬、蔣驥、蔣睿、蔣傅、蔣佑、蔣建元、蔣承勛、蔣維恭、蔣秉忠。
此時的定西候是蔣維恭,天啟二年襲爵,崇禎十三年卒。
最后的第十世是蔣秉忠,崇禎十三年(1640)襲爵,末代定西侯。在保衛(wèi)北京中戰(zhàn)死,為李自成軍所殺。
撫寧侯朱國弼。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襲爵。崇禎時曾被削爵,其后復(fù)爵。逃至南都,進保國公,降清。
懷寧侯第十代:孫承蔭,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襲爵。卒年不詳。后又傳兩代。第十一代:孫繼浚,輩分、卒年不詳,崇禎四年(1631年)襲爵。第十二代:孫維藩,輩分、襲年不詳,崇禎十七年(1644年)為大順軍所殺
懷遠侯第十代,常胤緒。常遇春的子孫。萬歷九年八月壬寅襲,累領(lǐng)南京軍府。崇禎三年十月加太子太師。十三年五月卒。他之后又傳兩代。第十一代,常明良。第十二代,常延齡。崇禎末襲。明亡,“身自灌園,蕭然布衣終老?!笔谴竺鲃踪F中唯一的善終。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