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古城就在薊運河的邊上,在這里有一條人工的河道聯(lián)通了京杭大運河北段,也就是天津到北京的這一段。這一段被稱為北運河。
因為大運河承擔(dān)著南糧北運的重要使命,一般都是官府用的多,民間商船要給漕船讓路。所以,很多民間的南北海運都是在北塘口上岸,然后走薊運河到薊州城,轉(zhuǎn)而去三河縣進入北運河,再去通州張家灣卸貨。
薊州這個地方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時長城附近的邊塞之城,又是北運河和薊運河的聯(lián)通樞紐,同時因為地形的原因,這里時冀東平原通向京城的狹長平原的中間咽喉位置。
這塊狹長的平原,北部時從山海關(guān)開始的燕山山脈,這條山脈一直綿延到山西和陜西北部。而這個平原的南部也是一些斷斷續(xù)續(xù)的小型山脈。如果外地從山海關(guān)或者北部長城任何一個關(guān)口,進入內(nèi)地,都可以從這個走廊直接向東直抵京城。
所以張家口以東直到山海關(guān)這部分長城防線劃定的軍事區(qū)域被稱為薊鎮(zhèn)。治所在遵化東邊三十里的三屯營。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這里就是薊鎮(zhèn)的核心區(qū)域。
薊州這里南北兩邊的山脈收緊,形成狹窄的山口,薊州城就在這個咽喉上。同時薊運河和北運河的聯(lián)通河道在城墻下蜿蜒流過。
河道上碼頭密布,密密麻麻的都是船只。薊州因為交通樞紐的關(guān)系,商業(yè)也比較繁榮。
楊凡的蒸汽船冒著黑煙,從下游開上來時,把兩岸的人都看的呆住了。這是什么玩意兒。一排大火爐,后面一排輪子,居然自動劃水,逆流而上。
看到薊州碼頭到了,楊凡趕緊讓他們斷開蒸汽閥門。沒有變速箱和傳動裝置,不能到車真不方便。差點撞到碼頭的棧橋上。
幸好選的位置附近沒有船舶,要不然把人家撞沉了,麻煩大了。
撲哧一聲,船頭沖上了沙灘,直接擱淺了。
但是這一下子,也把失去動力后的慣性消耗殆盡,船穩(wěn)穩(wěn)地停泊在了岸邊。
停船時猛烈的振動,把好多侍女都晃得摔倒了。頓時,鶯鶯燕燕的一片嬌呼聲。還好楊凡下盤比較穩(wěn),小娘皮和林月如又是練家子,都沒事,梅香和陳曦被瑤光抓住了,沒有摔倒。
“哈哈,這條破船雖然不咋地,但是坐著倒是挺拉風(fēng)的。”小娘皮興奮的說道。
這一路上,這條船因為不能減速,一路橫沖直撞,嚇得沿途商船雞飛狗跳的,看的小娘皮非常開心。自從離開了東廠,好久沒有扮演凈街虎的角色了。這次足足的滿足了一下自己的惡趣味。
“下船了,下船了,我們?nèi)コ晕顼垺!睏罘舱泻舸蠹蚁麓?
除了留下幾十個人看著船外,楊凡帶著大小老婆們?nèi)コ燥?。楊凡知道城墻外,有一家路邊攤做的驢肉蒸餃不錯,決定就他家了。也不進城了。
這個年代的商業(yè)街也沒什么好逛的。在現(xiàn)代呆過的,對這種古代的商業(yè)街根本看不上。況且楊凡從來不喜歡逛商場。那簡直就是受罪。尤其時被女的拉去逛商場。
看到楊凡一伙人走來,這家狗食棚子下吃飯的人,紛紛拿起這里買的蒸餃和包子,走避一空。這些人一看就不是善類。雖然楊凡等人沒穿官衣,但看氣質(zhì)就是當(dāng)官的。那些家丁和護衛(wèi)也渾身殺氣。
“老板,切肉,篩酒,搟面條??禳c。再來二百個蒸餃。”磨桌擠到前面大聲呼喝著?,F(xiàn)在,張疙瘩去帶家丁,驢蛋去帶騎兵,楊凡把他留在身邊負(fù)責(zé)警衛(wèi)工作。畢竟還是自己的老人兒放心些。
魔鬼筋肉人這么強壯,就是當(dāng)個肉盾也是蠻瓷實的。
他知道,老爺和夫人不用他摻和,他只要把跟著來的官兵和仆役管理好就行。他們這些人弄些酒肉、來點面條就非常不錯了。
老爺現(xiàn)在的飲食都是夫人親自負(fù)責(zé)的,已經(jīng)輪不到他們?nèi)齻€伺候了。
湘怡指揮侍女們在狗食棚子外面,找塊樹蔭下,鋪了一塊紅地毯,然后擺好折疊的小炕桌,讓主子們盤膝坐下,然后點燃行軍酒精爐,安上老板那里借來的烙餅用的平底鍋,讓老板把生的驢肉餃子送來。
這種用竹子和油布臨時搭建的路邊飲食棚子,一般都當(dāng)?shù)厝朔Q為狗食棚子。都是販夫走卒之類的窮人吃飯的地方。賣些湯水,面條、餅子之類。因為靠近官道或者碼頭,位置較好。也有南來北往的客商伙計等在這里就餐。
這家狗食棚子,老板姓黃,是薊州近郊的王家莊人,帶著老婆和小姨子在這里賣些驢肉蒸餃和面條。也偷偷賣些肉食和酒水。他們這種店不是有牌照的正店,按說是不能賣酒和肉食的。
不過大明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混亂模式,很多規(guī)矩早都沒人遵守了。
只要花錢,這里甚至都敢把牛肉給你端上來。
上次楊凡在這里吃過一回,對他家的驢肉大蔥餡餃子贊不絕口。這次決定帶著老婆們嘗一嘗。楊凡的草根經(jīng)歷,導(dǎo)致他對路邊的食肆情有獨鐘,其實路邊飯攤也有做的好的。
老板看到楊凡來了,趕緊過來伺候,上次楊凡在他家吃好了蒸餃,走時扔了一兩銀子給他,把他激動的千恩萬謝的。這次看到楊同知又來了,趕緊過來,招呼他渾家和小姨子給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