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矢射在大唐水軍士兵身上,紛紛被大唐水軍士兵身上鋼制甲片盔甲阻擋,無法破甲。
在東晉水軍士兵箭矢下傷亡的大唐水軍士兵,主要是倒霉被射中沒有甲片防護的眼睛、臉等五官,以及手掌、關(guān)節(jié)等位置,傷亡數(shù)量不多。
與之相反,在大唐水軍士兵箭矢下傷亡的東晉水軍士兵數(shù)量可就多了。
雖然大唐水軍士兵手中弓弩,威力驚人的神臂弩、清弓一類數(shù)量很少,占比不到一成。
但就算是普通弓弩,大唐水軍士兵的弓弩也比東晉水軍士兵的弓弩性能略好一些。
神臂弩、清弓只要射中,必然能夠破甲。
普通弓弩射中,破甲概率也超過七成!
更何況,東晉水軍士兵并非全員著甲,實際著甲率僅八成而已。
若說同樣承受一百支箭矢,大唐水軍士兵傷亡一個人,那么東晉水軍士兵便傷亡十人。
這樣懸殊的傷亡比,任何將領看到,都能意識到很多問題。
如果東晉水軍大都督殷羨能夠看得到,那么他原本十成擊敗大唐水軍的信心,至少得下降一成!
不過可惜大唐水軍戰(zhàn)船更大,邊緣還有遮擋,根本看不清楚在箭矢下的具體傷亡程度,殷羨只當麾下東晉水軍是正常的傷亡,頂多只是略微吃虧罷了。
殷羨戰(zhàn)勝大唐水軍的信心,本來也不在這種隔著幾十一百米距離的相互射箭上面。
“上火船,火箭,用火攻!”殷羨讓身邊親衛(wèi)擊鼓傳令。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