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南面城墻的護(hù)城河被填平,比呼延翼原本預(yù)計的時間早了半個時辰左右。
呼延翼也并沒有立刻下令開始攻城,因為負(fù)責(zé)第一波次攻城的五千胡人步卒正在吃飯,而且用作輔助攻城的大型攻城器械還沒有組裝完成。
胡人忙著吃飯與組裝攻城器械,沒有立刻開始攻城。
晉陽城這邊,劉琨、劉紹也下令趁著胡人還沒有攻城,把午飯?zhí)崆八蜕蟻矸职l(fā)給,同樣讓守城將士們在守城戰(zhàn)之前,先飽餐一頓。
胡人那邊什么伙食不知道,但晉陽城守軍這邊的伙食,卻是每人兩個大面餅,一個雞蛋,一碗肉菜粥,無論是面餅還是肉菜粥,都放足了鹽份。
鹽在當(dāng)前這個時期,非常昂貴,一斤粗鹽甚至能換上百斤糧食。
就算是匈奴人,他們的食物也極少是放足了鹽份的,而他們麾下的羌、氐、羯三族胡人,食物當(dāng)中則都只放了少許鹽份,至于最低等的漢兵,他們的食物,更是連半點鹽味都吃不出來。
雙方都吃飽喝足。
城外呼延翼才下令擂鼓,開始攻城。
“攻!”
首先是二十幾輛投石車,在距離城墻一百多米的位置,向著晉陽城墻投擲石彈。
“轟!轟!轟!”
幾十斤甚至上百斤重的石頭,或砸中城墻,或砸進(jìn)城內(nèi),或砸在城墻上。
石彈是拋到天空上之后,自由落體,落下的速度并不是特別快,如果特意用眼睛去看,想要躲過去不是很難。
所以歷來城池攻防戰(zhàn),直接被石彈砸死的士兵,占比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