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崔毓瑩,握著一手好牌,本該是人生贏家,卻硬將好牌打得稀爛。
明明出身顯赫之家,含著金湯匙長大,樣貌才學都不錯,性格卻偏偏專挑父母缺點長,完美避開了所有優(yōu)點。
她繼承了大老爺不容人的秉性,大夫人掐尖要強的性子,還養(yǎng)出一副嫌貧愛富、眼高于頂?shù)淖雠伞?
過去十年,她表面上與沈昭親密如姊妹,實則嫉妒其才貌更出眾,一邊拿著沈家的好處,一邊到處貶低她。
盡管她不喜歡佟筱惠的脾氣,卻對她的討好很受用,常常向她說盡沈昭的壞話,還不時暗示更希望佟筱惠做其嫂嫂。
對于其他名門閨秀,若是身份地位比她低,她便瞧不上眼;若是出身比她高貴,她又覺得自降身價結交有失體面,故而在京中知心好友寥寥無幾。
為了不嫁給出身寒門的李延吉,她更是不顧禮義廉恥,委身于大皇子。
崔毓瑩以為,憑借自己的花容月貌以及家世背景,定能博得大皇子寵愛,甚至取正妃代之也未可知。
只可惜,她終究還是太過天真了
皇室子弟什么樣的美女沒見過?
她雖然容貌姣好,卻也算不上驚為天人,大皇子僅新婚與她一夜春宵,而后便將她棄之腦后。
后來,她整日以淚洗面,嚶嚶啼哭個不停,惹得大皇子心生厭煩,再也不肯踏入她院子半步。
康妃曾對大皇子和其正妃姚氏提出要求,一年之內必須生出嫡子,進而博得弘治帝的好感。
姚氏之前已經生過兩個女兒,由于過度操勞府內事務,還曾流了個不足三個月的胎兒,患上下紅之癥,整個人十分消瘦。
大皇子本就喜新厭舊,面對青春不在的姚氏,自然不喜,故而常常留宿在外,除了初一、十五礙于規(guī)矩禮節(jié)不得不回府,其他時間都在外面歌舞升平。
所以,只要大皇子一回府邸,康妃娘娘都會派手下的嬤嬤逼迫他與姚氏行房。
久而久之,大皇子就愈發(fā)貪戀外面的鶯鶯燕燕,回府也只為傳宗接代。
崔毓瑩不是沒想過辦法,她絞盡腦汁在大皇子常走的路上守候。
只要見到大皇子,她就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百般討好,千般諂媚,用盡甜蜜語將大皇子哄到自己院子。
然而,事與愿違的是,她所有的舉動都在嚴嬤嬤的監(jiān)控之下。
嚴嬤嬤會故意讓她堵到大皇子,然后板著張死魚臉,義正辭地說:“康妃娘娘有令,崔側妃屢教不改,冥頑不靈,必須抄寫《長阿含經》,以此收斂性子。抄寫經文時需要心無旁騖,平心靜氣,絕不可與大殿下同房,否則便是對神靈的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