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上,眾大臣各列兩排,文官站右,武官站左,井然有序。
臨近上朝時,陳儒星才風塵仆仆地趕到,悄聲站在文官后排。
周圍的官員見到他本想慰問一句,還沒來得及開口,弘治帝便已在石方的攙扶下緩緩走上大殿。
石方高聲喊道:“上朝!”
群臣紛紛跪地,三呼萬歲。
鴻臚寺官員按照慣例先出班,奏報入京謝恩、離京請辭的官員情況,隨后就進入了早朝最重要的“奏事”環(huán)節(jié)。
御史秦子垚率先出列,說道:“啟稟陛下,臣有事請奏?!?
弘治帝點了點頭,示意準奏。
秦子垚拱手道:“昨晚城北輦子街失火,整條街都焚燒殆盡。北城兵馬指揮使得知消息后,立刻帶人趕往現(xiàn)場救,終在天亮前控制住了火勢。令人氣憤的是,京衛(wèi)竟然玩忽職守,不僅兵營無人值守,連衛(wèi)所指揮使方文宣都對火情視而不見,導致火勢蔓延,百姓生命和家財受損。臣要狀告京衛(wèi)和方文宣失職!”
弘治帝雖然已經(jīng)知道城北失火,卻沒想到燒了整整一條街,事態(tài)之嚴重,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讓他十分震驚。
“百姓可有傷亡?”
陳儒星迅速出列,恭敬地稟報:“啟稟陛下,昨晚北城兵馬指揮使陸景和兵部郎中崔顥第一時間趕到輦子街,由于火勢過于兇猛,增援力量又不足,他們不得不請求各府幫忙滅火。這里有關于百姓傷情和各府增援情況的名錄,請您過目?!?
殿前他不敢說假話,所以用的是“陸景和崔顥第一時間趕到”,潛臺詞是,他雖然沒第一時間到,卻也去了。
旁邊隨侍的太監(jiān)將名錄呈遞給石方,石方再轉(zhuǎn)交給弘治帝。
趁著弘治帝審閱名錄的功夫,陳儒星繼續(xù)奏報道:“昨晚共有四人不幸遇難,另有七人受傷,二十五間房屋被燒毀。微臣與諸位大人以及各府增援人員為控制火情,使用麻搭抹刷周邊房屋,還搬來沙袋搭建隔火墻,并將燃燒的屋舍推倒,這才遏制了火勢。雖然整條街都被燒毀,好在沒讓大火向外蔓延。”
盡管陳儒星不在場,卻不耽誤他將救火描述的栩栩如生,仿佛親身經(jīng)歷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