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眉頭就越舒展。
很好啊!
從全國反饋回來的情況看,戶部尚書楊思義推廣的那個攤役入畝,已經得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認可,各地的奏折如雪片一樣飛來,全都充滿了溢美之詞,對這項利國利民的國策,給予了高度認同,說是黎民百姓額手相慶,贊頌大明皇帝天縱之才,竟能想出這樣的好法子,大明江山必將千秋萬載,云云。
雖然“千秋萬載”這樣的詞,讓已經知道真相的朱元璋臉上掠過一絲不自然,但畢竟是形勢一片大好,他作為大明王朝的締造者,天下億萬子民的君主,朱元璋沒有理由不高興。
這得感謝秦楓!
高興之余,朱元璋不禁微微感慨。
倘若沒有秦楓,就沒有攤役入畝的主意。倘若沒有秦楓,就沒有遠征日本的戰(zhàn)斗。倘若沒有秦楓,就沒有儲量驚人的銀礦。
這樣算下來,這項讓神州萬里都歌功頌德的仁政,幾乎算是秦楓一手帶來的。
再聯想到已經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灌溉新法,歸根到底,也還是秦楓的功勞!
秦楓,真乃我大明國師啊!
朱元璋龍顏大悅,看著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折,雖然都是出自地方官的手筆,但若不是當地百姓真的得到了極大的實惠,這奏折上的用詞也不敢憑空捏造。
咱,終于為天下的窮苦百姓,又多做了一點實事!
從古至今,老百姓是最樸實的存在,他們只要有口飯吃,有件衣服穿,就會安分守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哪怕受了委屈,也絕不會輕易給朝廷添麻煩,給國家添麻煩。
這樣好的百姓,若是有朝一日活不下去,那一定就是官逼民反!
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朱元璋微微愣怔,心中無限唏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