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誰!你站住我記得上個月,就數(shù)你跑得最勤快吧,怎么現(xiàn)在慫了?來來來,你家的水田是哪一片,不是說長勢很好么,我主要是想開開眼,長長見識!”
“唔,這稻谷倒也說得過去,馬馬虎虎,你們再努努力,興許就能趕上我們淳化縣最差的水平了。”
一路走,一路裝。
動靜很快就鬧到了句容縣衙。
可是這會兒的句容縣縣令馬兆科,卻無心理會來者不善的秦楓。
縣衙里,有貴客!
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貴客!
大明戶部尚書,楊思義。
楊思義心情不太美麗。
本來這段時間雖然忙碌,卻忙得精神抖擻,尤其是皇帝暗示了李善長即將辭官榮歸,大明右丞相的位置空缺之后,楊思義雖然并不是那種一心熱衷官職的臣子,卻也按捺不住心頭火熱。
右丞相?。?
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真正的位極人臣了!
他楊思義雖然也是跟隨皇帝南征北戰(zhàn)的開國功臣,卻遠不及徐達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曾經(jīng)立下赫赫功勞,只是憑借老資格,坐上了戶部尚書這個重要的位置。
本以為,他的年齡不小了,戶部尚書已經(jīng)是此生極限。
沒想到現(xiàn)在有了攤役入畝的事情,楊思義殫精竭慮的細節(jié)措施,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若是再能在糧食增產(chǎn)方面為君分憂,看樣子還真的有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朝堂上與鼎鼎大名的魏國公徐達分列左右,那得是何等的榮耀!
可是
原本一片坦途的青云之路,卻忽然受阻。
受阻的原因是,句容縣縣令馬兆科,派人急報楊府,說是淳化縣的稻谷,得了糞肥的滋養(yǎng),一飛沖天,眼瞅著要把句容縣比了下去。
這樣一來,哪怕是事出有因,也會顯得紅萍肥田的法子,不那么出色了。
要知道,就在幾天前,楊思義還在皇帝陛下面前之鑿鑿,說今年句容縣的收成,一定遠勝其他府縣,甚至能超過灌溉新法最先推行的淳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