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皇帝陛下獨出心裁,竟然繞過了戶部,直接把手伸向文武百官,以大明國債的名義,籌集了這樣一筆數(shù)量不菲的銀錢,專門用于打造艦船、訓(xùn)練士兵,只待明年開春艦船下海,便能夠揚帆遠航,揚大明國威于海外。
戶部尚書楊思義,在忙碌的氛圍中,顯得格格不入。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心系天下的楊老尚書,并沒有無所事事。
事實上,這段時間沒人來煩他,剛好合了楊思義的心意。
他在搞一件大事!
自從灌溉新法推行以來,盡管皇帝陛下的行為時常怪異,時不時就有驚人之舉,甚至讓包括楊思義在內(nèi)的朝廷高官,直接就崩了心態(tài)。
其中,禮部尚書錢用壬,甚至因為錯誤地揣摩上意,丟官去職,這時候甚至都不知還在不在人世。
但像楊思義這樣的老臣,真正心懷百姓,心懷天下,卻能從這些怪異中,看到皇帝陛下的一顆拳拳愛民之心!
不論是灌溉新法,還是橫掃北元,不論是攤役入畝,還是興建學(xué)校,陛下仿佛是急切了些,但每一項舉措的最終指向,都不是為了個人的奢侈淫逸,而是為了大明百姓的安居樂業(yè),為了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
讀懂了這層意思之后,楊思義身為六部主官之一,尤其還掌管著大明的錢袋子,自然感覺到一股沉甸甸的責任,壓在肩頭,幾乎要把他原本就因為年齡老邁而佝僂的身軀,壓得更加彎了。
朝廷缺錢!
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更是感受強烈。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