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贏了還是輸了?
不會真的打不贏吧?
要是放在當代,朱元璋都不用問對方來了多少人,甚至可以承諾不首先使用徐達、李文忠、湯和、鄧愈
實在不行讓標兒鍛煉鍛煉,應該就足夠了?。?
但那畢竟不是當代。
朱元璋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名叫朱祁鎮(zhèn)的不肖子孫,曾經率領幾十萬精銳明軍,卻被區(qū)區(qū)三萬瓦剌橫掃,連自己都淪為俘虜?shù)膼u辱。
要是按這個算下來
未來的大明,也就是這個朱祁鎮(zhèn)的后世子孫還能有什么指望?
不會吧不會吧!
不會真的要八十老娘倒繃孩兒吧?
朱元璋心中忽然緊張,望著講臺上的秦楓。
然而秦楓這時候剛剛講完簡單的日本歷史,并不會停下來一直發(fā)心聲,而是一轉身,在身后的白板上,揮毫寫下三個大字。
菊與刀。
嗯?
朱元璋看不懂,孩子們也都是神色茫然。
菊與刀,什么意思?不是在說日本的歷史嗎,怎么忽然寫字了。
還好,這次沒有讓朱元璋等待太久。
就在秦楓微笑著控制一下節(jié)奏的當口,心里卻自然而然地繼續(xù)剛才的思路,想到一系列的歷史故事。
大明識破了豐臣秀吉的野心,決定抗日援朝。
于是,當時的大明皇帝,明神宗朱翊鈞,派遼東總兵李如松為提督,率領四萬多人,跨過鴨綠江,對抗日本兵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