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將吃不完的稻谷賣給縣衙,到明年,或者是遇上災年的時候,不但能拿回來,還能多一筆可觀的利息!
這樣,不踴躍才怪了!
要知道,毛家作為淳化縣的一分子,經(jīng)過兩年的豐收,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稻谷積累多了,吃不完,不好儲存。
這真是快樂的煩惱!
在朱元璋的記憶里,自己小時候還在農(nóng)家的時候,從沒有過這種幸福的煩惱。
稻谷吃不完?
開玩笑嗎?
不餓死人,已經(jīng)要謝天謝地了!
可是現(xiàn)在,至少在淳化縣,這種幸福的煩惱,開始在各家各戶蔓延。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去年的糧食還沒吃完呢,現(xiàn)在又是一波大豐收,家家戶戶的家里都堆了不少,雖然還不至于堆滿,但看著那滿滿登登的稻谷,心里那個美啊,就甭提了。
要是偶爾趕上跟別縣來的交流,一開口就是“哎呀,太多了,真不好放,家里糧食又要發(fā)霉了,這可怎么辦,都愁死我了”
貌似憂愁,實則炫耀!
現(xiàn)在,還得是秦大人!
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竟然還有稻谷債這種東西,真是太好了!
把家里不便儲存,眼瞅著就要發(fā)霉的稻谷交上去,相當于在縣衙里有了一份踏踏實實的儲蓄,待災年的時候,哪怕地里收成不好,也可以從縣衙那邊把稻谷債提出來,安穩(wěn)度日。
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事兒嗎?
更何況,交十石,能拿回來十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