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數(shù)月,北疆捷報頻傳。
詠林河不負眾望,徹底掃清瓦真殘余抵抗勢力,完全掌控了原瓦真全境。
瓦真,這個曾經(jīng)雄踞北方,與大周抗衡數(shù)十年的強大部族,正式宣告滅亡。
其地納入大周版圖,設(shè)為北庭都護府。
這一場持續(xù)數(shù)年關(guān)乎國運的大戰(zhàn),以大周的徹底勝利而告終。
舉國歡騰,而最大的功臣,無疑是死而復(fù)生扭轉(zhuǎn)戰(zhàn)局的王睿。
這一日,大朝會,金鑾殿上氣氛莊嚴肅穆。
甄莞端坐珠簾之后,待眾臣朝拜完畢,緩緩開口道:
“北疆打仗大獲全勝,瓦真已經(jīng)被滅了,這可是國家的福氣,也是老百姓的福氣!不過,這場仗能打贏,頭功必須算在一個人身上?!?
她的目光穿透珠簾,落在站在身邊的王睿身上。
“王睿臨危受命,深入北疆,獻出絕妙計策,穩(wěn)住了局勢、定了勝負。他在黑水河畔被敵人暗害,差點丟了性命,卻依然不屈不撓,最后幫咱們軍隊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更在哀家遇到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救駕有功。他的忠心、勇猛和智謀,值得所有官員學(xué)習(xí)!”
她聽多了一下,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哀家曾,待你得勝還朝,必有重賞。今日,哀家便兌現(xiàn)此!”
“傳哀家懿旨!”
“即日起,晉封王睿為攝政王,總領(lǐng)朝政,統(tǒng)攝六部,代天巡狩,遇大事可先行決斷,后奏哀家!欽此!”
“攝政王?!”
此一出,滿朝嘩然!
群臣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
攝政王!
這可是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之位!
自古以來,非皇族親王或托孤重臣不能擔任。
如今,太后竟然要封一個太監(jiān)為攝政王?
這簡直聞所未聞,顛覆祖制!
王睿自己也愣住了,猛地看向珠簾后的身影,急忙出列說道:
“娘娘萬萬不可!奴才何德何能,敢居此位?請娘娘收回成命!”
甄莞的聲音卻異常堅定,甚至帶著一絲不容反駁的強勢說道:
“有什么不行的?要是沒有你,北疆打仗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要是沒有你,哀家說不定早就被瓦真害了!要是沒有你,咱們大周哪有今天的安穩(wěn)日子?你立下的功勞關(guān)系到國家安危,比山還重!哀家說你能行,你就一定能行!這個位置,你受之無愧!”
她的目光掃過下方的群臣,語氣冰冷的問道:
“至于非議,哀家倒要看看,誰敢非議?莫非你們認為哀家的決斷,是錯的?”
強大的威壓瞬間籠罩整個金鑾殿。
眾臣感受到太后語氣中的寒意和決心,又想到如今她鏟除瓦真后如日中天的威望,以及王睿確實立下的不世之功,雖心中仍有萬般不滿和疑慮,此刻卻無人敢出聲反對。
韓子道、詠林江等重臣互看一眼,最終也只能率先說道:
“臣等,謹遵太后懿旨!恭賀攝政王!”
有人帶頭,其余大臣縱然萬般不甘,也只得紛紛附和。
“臣等謹遵懿旨!恭賀攝政王千歲!”
聲音在殿中回蕩,帶著幾分勉強,卻終究成了定局。
王睿站在殿中,看著眼前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心中百感交集。
他從一個卑微的小太監(jiān),歷經(jīng)生死,竟一步步走到了這權(quán)力之巔,成為了大周朝開國以來,第一位以太監(jiān)之身晉封的攝政王。
甄莞的聲音再次響起,這次是對他說的,語氣柔和的說道:
“攝政王,還不領(lǐng)旨謝恩?”
王睿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整了整衣服,緩緩跪倒在地。
“奴才…臣,王睿,領(lǐng)旨謝恩!臣必當竭盡全力,輔佐太后、皇上,匡扶社稷,不負天恩!”
“平身吧。即日起,攝政王可隨時入宮議政,慈寧宮首領(lǐng)太監(jiān)一職,也依舊由你兼任?!?
“臣,遵旨?!?
王睿起身,站在了文武百官的最前方。
一個新的時代,似乎就此開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