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過后,盛錦顯然與趙氏這個二嫂更親近,連帶著對大房都不待見。
孟家人初來玉京,暫且在武安侯府住下,都住在從前盛錦所住的錦繡院中。
錦繡院有數(shù)間廂房,一家四口住下并不擁擠。
因著女兒回家,老夫人心情好,這幾日都沒把崔氏叫到跟前立規(guī)矩。
崔氏一心記掛在寶華寺的盛琉雪,得了空閑便去寶華寺看她,生怕她吃不好穿不暖,每每都要帶上一馬車的東西。
如今侯府庫房歸老夫人管著,她用不了公中的銀子,便只能拿自己的嫁妝補貼盛琉雪。
她怨恨盛漪寧,但又要在外人面前演母女情深的戲碼,如此才能跟宮里證明自己邪氣已除,才能早日進宮拜見崔妃。
所以今日盛漪寧宮學休沐,她便叫上了盛漪寧一同去寶華寺。
盛漪寧也想看看盛琉雪如今是何種境遇,便欣然答應了。
崔氏帶她去看了自己的私庫,蒼梧院的廂房內,堆得滿滿的一屋子金銀珠寶、簪釵首飾和古董字畫。
“這些是我的嫁妝?!?
崔氏對此很驕傲,這豐厚的嫁妝代表著她娘家的深厚底蘊。
若不是前些日子她見到了二嬸送自己的商船,那每次二十萬兩銀子的收益,盛漪寧的確會被這一屋子的嫁妝晃了眼。
“這些都是給琉雪的。”崔氏說這話時,留意著盛漪寧的神色,眼神里透著充滿報復欲的恨意。
盛漪寧輕笑了聲,“娘的東西,想給誰就給誰?!?
崔氏對于她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很不悅,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大戶人家的嫁妝都是自小積攢的。你這些年都待在神醫(yī)谷,除卻幾筐醫(yī)術,一無所有,就這般嫁去裴家,也不怕被人笑話?”
盛漪寧聳聳肩,“無妨。誰家姑娘嫁妝不都是爹娘準備的,我便是孤身一人嫁去定國公府,旁人也只是議論侯府苛待嫡女,我與裴太傅是皇上賜婚,誰敢說我們不是天作之合?”
崔氏一噎,她當然不可能不給盛漪寧嫁妝,不然到時候被笑話的還是她,她只是想讓盛漪寧跟她服軟,求她幾句,之后再挑一些琉雪不要的給她。
但她沒想到,盛漪寧竟然是這樣破罐子破摔的態(tài)度。
盛漪寧有些意外,沒想到盛鐘竟然沒有告訴崔氏,趙氏將一整艘商船都送給了她。
不過一想也是,盛鐘花趙氏的錢,最怕旁人說他吃軟飯,自然不會在崔氏面前說這些。
崔氏挑了不少盛琉雪能用得上的東西,然后就帶著盛漪寧一同去寶華寺。
山中云霧繚繞,青山蒼翠。
盛琉雪雖未剃度,但卻被迫換上了灰撲撲的僧袍,困在禪房內誦經(jīng)。
宮中派了兩個宮女來伺候她,但名為伺候,實則監(jiān)視。
崔氏一見到盛琉雪,便將她擁入懷中,滿臉心疼:“琉雪,你清瘦了!”
盛琉雪靠在崔氏懷里哭了許久,才啜泣著問:“娘,姨母可有說,我何時才回府?”
崔氏漠然。
盛漪寧倒是好心告訴了她:“這幾日,娘在府中驅邪,都不能進宮拜見姨母呢?!?
一提到“驅邪”,崔氏和盛琉雪母女倆都憤怒不已,但卻不敢多說什么,生怕又被打上“邪祟沒驅除干凈”的罪名。
盛琉雪這段時日在法華寺日日吃素,整日被迫誦經(jīng),穿的也是粗布麻衣,除卻在浣衣局為奴那兩日,這是她過得最清苦的日子。
這會兒,她瞧見一身錦繡華裳的盛漪寧,便嫉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