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
韃靼大汗鬼力赤,與韃靼太尉阿魯臺登臨寨墻,于夜色中凝望明軍大營。
鬼力赤一聲長嘆,道:“李景隆狡詐,竟突襲我軍,導致我軍接連慘敗,如今被困捕魚兒海,徒之奈何?”
鬼力赤曾經雄心勃勃,想要一統(tǒng)漠北,吞并瓦剌,可是這才幾年光景?鬼力赤曾經的雄心壯志就消散了,等待他的,是明軍的兵鋒與敗亡的命運。
鬼力赤不甘心,但他又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在私下里表達痛苦與無奈。
韃靼太尉阿魯臺沉默了片刻,道:“大汗,為今之計,唯有先活下去,才能再做打算……”
阿魯臺的話還未說完,就被鬼力赤打斷:“活下去?明軍三面圍困,我們能去哪里?明軍擺明了要困死我軍,太尉告訴本汗,路在何方?”
韃靼太尉阿魯臺聞,輕聲說道:“大汗,臣已經去檢查過,我們的營地里還有一些木料,可以制作木筏,大概能運送走百余人?!?
鬼力赤瞪大眼睛,望著阿魯臺,道:“太尉是說,想要本汗偷偷離開?茍且偷生?”
鬼力赤是驕傲的,他自認為是繼承前元正統(tǒng),卻不想落地如今的模樣,他已經感覺到自己會失敗,但鬼力赤無法接受,自己狼狽地逃亡,如同喪家之犬。
阿魯臺搖了搖頭,說道:“不,大汗是我韃靼的根,大汗在,韃靼就在,大汗絕不是茍且偷生!”
阿魯臺的目光堅定,道:“請大汗以大局為重,從捕魚兒海離開,老臣將留守此地,為大汗爭取時間!”
鬼力赤望著阿魯臺,久久沒有說話,良久,鬼力赤方說道:“太尉,是要本汗做懦夫??!本汗可以輸,但本汗不能逃走,丟下我韃靼的臣民與勇士!”
阿魯臺聞,露出一抹悲色,顫聲說道:“請大汗三思,您離開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您若陷在這里,韃靼怎么辦?”
東山再起?
鬼力赤自嘲一笑,說道:“多年的基業(yè)毀于一旦,沒有我韃靼的臣民,本汗還怎么東山再起?”
鬼力赤攙扶著跪地的太尉阿魯臺起身,眼眶紅了,道:“本汗與太尉相識幾十年,太尉當知我鬼力赤,我軍還未失敗,我們還有放手一搏的機會,明軍疲憊掉以輕心,今夜正是我軍劫營的機會!”
“就算是死,本汗也要死在戰(zhàn)場上,如此才不會愧對列祖列宗,請?zhí)境扇?!”鬼力赤可以接受失敗,但他不能接受什么都不做便狼狽逃遁的自己。
鬼力赤心意已決,阿魯臺心知無法改變鬼力赤的想法,便點了點頭,道:“好!老臣定鼎力相助,不過老臣想挑選二十名勇士,帶著百余名婦孺離開,讓他們通過捕魚兒海離開,或許還能為我韃靼留下些血脈?!?
鬼力赤微微頷首,道:“好,此事你來安排,速速召集眾將,今夜,本汗親自帶兵,夜襲明軍大營!”
鬼力赤夜襲明軍大營,是困獸在絕望中爆發(fā)的最后一搏,可惜,鬼力赤的算計,全部被李景隆猜中。
表面上,明軍大營一片安靜,多日勞累奔波的明軍在造飯之后早早地休息。
實際上,明軍大營是典型的“外松內緊”,明軍準備好了一個“大口袋”,等著韃靼軍。
當夜子時,韃靼大汗鬼力赤、大將亦失里,以及多名將官,率領八千人沖擊明軍大營。
遭遇明軍的圍堵與迎頭痛擊,最終,韃靼軍留下兩千具尸體,勉強突圍回到自家大營。
這是洪武二十七年,明軍捕魚兒海大戰(zhàn)中韃靼軍唯一的一次向外主動突圍。
從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中旬開始,一直到韃靼大營被明軍攻破,韃靼軍都未再主動出擊。
明軍將韃靼軍民圍困于捕魚兒海的消息,瓦剌那邊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塔密兒河,明軍大營之外,瓦剌也已經在此結營多日,頻繁地進攻明軍。
瓦剌大營,夜。
瓦剌大汗佛家奴眉頭緊鎖,目光始終盯著地圖,在地圖的捕魚兒海位置,有著一道血紅色的醒目標記。
瓦剌太尉阿木爾輕聲說道:“韃靼已經被明軍徹底圍困,到今日應該有七日左右了,情況危急啊?!?
韃靼一旦覆滅,明軍就能集中精力,對付瓦剌,所以阿木爾也是心急如焚,奈何駐扎在塔密兒河的郭鎮(zhèn)死死地守住要道,還堅守營寨好似龜殼一樣。
全國公觀童惱怒地說道:“太尉,要不然我們別管那郭鎮(zhèn)小兒,直接去捕魚兒海,殺他李景隆個措手不及!”
全國公觀童性情沖動,喜歡冒險,若是按照全國公觀童的想法,就該繞過郭鎮(zhèn),去打李景隆,全國公觀童寧可冒險,寧可擔負腹背受敵的風險,也要去馳援韃靼,可見韃靼的情況已經危及了什么程度。
佛家奴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可沖動,拿不下郭鎮(zhèn),我軍就無法輕松斷明軍的補給?!?
佛家奴與阿木爾想得很清楚,去捕魚兒海進攻明軍,瓦剌的力量還不夠,不如拔除郭鎮(zhèn)這根釘子,再攻取和林、忽蘭忽失溫,斷明軍補給線。
天冷之后沒有補給,明軍勢必軍心渙散,這時候瓦剌才能主動進攻明軍主力。
然而,佛家奴與阿木爾的戰(zhàn)略恰好卡在了第一步,郭鎮(zhèn)實在太頑強了。
明軍的營寨堅固,明軍人數(shù)也就不到萬人,卻將營寨守得固若金湯。
郭鎮(zhèn)將軍營設在了塔密兒河河畔,更沒有取水的負擔,連續(xù)多日強攻竟沒有讓瓦剌攻破營寨一處。
其他的將官聞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說道:“那大汗您說,我們該怎么辦?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啊?!?
佛家奴沒說話,而是看向了阿木爾,阿木爾沉吟片刻,說道:“從明日起,晝夜不停進攻明軍,不攻破明軍大營,不停戰(zhàn)!”
阿木爾此,等于直接賭上了瓦剌的全部力量,就是要擊破郭鎮(zhèn)所部。
阿木爾相信,以三倍到四倍的力量進攻明軍,郭鎮(zhèn)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擋不住瓦剌的全力進攻!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中旬,瓦剌、韃靼、大明三方的激戰(zhàn)打的如火如荼。
塔密兒河畔、捕魚兒海,成為雙方交戰(zhàn)的中心,每一日都是拼命廝殺。
韃靼的防守能力,有些出乎李景隆的預料,從十一月十四日開始,至十一月二十二日。
明軍幾乎是晝夜不停,進攻韃靼營地,其間有兩次打入了韃靼營地內部。
韃靼大汗鬼力赤親自上陣,將明軍給打了出來,雙方依舊在進行拉鋸戰(zhàn)。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末,僵持了半個月的捕魚兒海戰(zhàn)場,迎來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