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無恙聽完鄭大夫的話,禁不住有些無語。
當(dāng)初王嬌攛掇她的時候,她就擔(dān)心會“施恩不成反被懷疑”。
畢竟,“醫(yī)不叩門”。
就算折從誡真的得了怪病,需要那個什么紫蘇泡姜做藥引,也不該像王嬌、李氏這般大喇喇的直接送上門。
“真是一對兒蠢貨。想討好折家都不會!”
暗暗在心底罵著王嬌和李氏,柳無恙還要繼續(xù)跟鄭大夫狡辯。
是的,狡辯!
柳無恙很清楚,她方才的那番說辭,別說折家人了,就是鄭大夫都未必會信。
但,信與不信,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柳無恙在狡辯里提到的“家中在京城還有幾門姻親”。
別的姻親也就罷了,只一個衛(wèi)國公府就足以讓折家人忌憚一二。
一路上護送王家人的護衛(wèi),在抵達邊城,眼見著王家被安排到了不好不壞的村子,還租了房子后,兩人便離開了。
兩人的行蹤看似隱秘,卻瞞不過折家人。
邊城可是折家經(jīng)營了幾十年的大本營,毫不夸張地說,在這里,折家就是“王”。
忽然來兩個權(quán)貴家的護衛(wèi),住了不到兩日,就又悄然離開,折家早就注意到了。
或許,那兩個國公府的護衛(wèi),并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與行蹤。
在進入邊城的第一天,他們就去拜訪了折大將軍。
更有甚者,王家會被分配在現(xiàn)在所居住的村落,就是折家人暗中的安排。
不管是王家,還是國公府的護衛(wèi),他們的一一行,都瞞不過折家的耳目。
柳無恙暗自羨慕折家有權(quán)有勢的同時,也忍不住想要利用一二——
既然知道國公府拍了護衛(wèi),那么她方才那些半真半假的狡辯,就變得合情合理起來。
是啊,王家敗落了,可衛(wèi)國公府還在呢。
王嬌作為衛(wèi)國公府的外孫女兒,聽聞到了些許“隱秘”,亦在情理之中。
柳無恙故意抬出衛(wèi)國公府,不只是幫王嬌洗去“奸細”的罪名,更是震懾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