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姒正在小廚房忙碌。
    這幾日,百味樓的生意已經(jīng)步入正軌。
    不敢說日進斗金,卻也盈利頗豐。
    每日,少說也要有百兩銀子的流水。
    鋪子是自己的,沒有租金。
    主要的開銷就是人員工資,食材、稅金等。
    細算下來,鋪子的利潤幾乎可以對半,甚至超過一半。
    換句話來說,每日王姒只這一間鋪子,就能獲利幾十兩銀子。
    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千五六百兩。
    有了這份收入,慢說只有她們母女二人,就算再養(yǎng)幾個人,也養(yǎng)得起
    王姒終于能夠松口氣,趙氏也似乎沒有剛回到國公府時的焦慮。
    唉,沒辦法啊,不管身份、環(huán)境,錢都是極其重要的。
    每日都有進賬,王姒不必再為銀錢發(fā)愁,她也就能安心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悠閑度日。
    天氣漸熱,暑氣難耐,國公府的貴人們,食欲都跟著下降。
    趙氏也有些“苦夏”,朝食的時候,就沒有吃太多。
    王姒見狀,便有些擔(dān)心
    還有衛(wèi)國公老兩口,他們的年紀(jì)更大,更耐不得酷暑。
    王姒便想著親自做些吃食,給幾位長輩送去。
    “孫嫂子,這醪糟是你做的?”
    王姒在貨架前溜達,發(fā)現(xiàn)了一壇子醪糟,聞了聞,味道竟極好!
    她便好奇地問了廚娘孫嫂子一聲
    孫嫂子正在準(zhǔn)備晡食的食材,聽到王姒的詢問,趕忙直起身子,恭敬的回道:“回小姐,是奴做的!”
    “手藝粗鄙,難登大雅之堂,還請小姐不要笑話!”
    孫嫂子本就是個聰明人,被調(diào)入海棠院后,就盡心伺候趙氏和王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