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瞎猜。)
君澤挑眉,臉上不悅道:“此人是朕登基后一手提拔的干吏,此前政績斐然?!?
寧婕翻白眼,再讀檔!
第三次,她搜腸刮肚,記起以前好像看過一個類似案例,便照貓畫虎。
謹慎回答:“陛下,治水如治病,需對癥下藥,可先派精通水利之人實地勘察,再定方案不遲?以免勞民傷財?!?
君澤這次沒有立刻反駁,沉吟片刻,反而點了點頭:“此倒有幾分道理。朕已派欽差前往?!?
寧婕心中狂喜:終于蒙對了???!
皇帝對您的好感度+2,當前好感度:11。獲取積分5點。
但這種“蒙對”的時刻少之又少。
大多數時候,寧婕的回答都是驢唇不對馬嘴,過于空泛,讓君澤眉頭緊鎖。
幾次三番下來,君澤也漸漸摸出些規(guī)律,寧婕的這種“感應”似乎極不穩(wěn)定,時靈時不靈,且在某些她完全陌生的領域,如具體工程,復雜外交根本無效。
但在判斷人心趨向,事情利弊等大方向上,偶爾卻能給出一些一針見血,角度清奇的見解。
這讓他更加困惑,卻也覺得她并非全無價值——至少,可以作為一個特殊的,提供另類視角的“參謀”,尤其是在他猶豫不決時,聽聽她那不著調卻又偶爾能啟發(fā)思路的“胡亂語”。
兩人的互動也因此變得頻繁而詭異。
時常是皇帝板著臉問政,寧婕絞盡腦汁并瘋狂讀檔回答。
答錯了被皇帝冷嘲熱諷“看來愛妃今日感應不佳”。
答對了皇帝也不會夸獎,頂多就是眼神稍微緩和一點。
a